劉備心中感嘆著,便開啟了書信,看完上面的內容後,並沒有急著表態,反而揮手示意典韋拿起書信傳示眾人。

等眾人一一看完後,劉備才開口問道:“諸位,子初此法,如何?”

聞言,眾人都沉默不語。

徐州眾謀中,也有涉獵廣泛之人,但要說精通醫道,那可真就寥寥無幾了。唯有荀彧一人,堪稱是一部行走的百科全書,對醫術也有些研究,可惜他不在此處。

剩下的人,自然沒有什麼發言權。

良久,還是一臉呆板的荀攸率先拱手道:“主公,姑父生平所學,可謂是包羅永珍,此法攸以為,可以一試!”

緊接著,田豐也拱手道:“主公,子初行事手段雖下作了些,但其人從不狂言。眼下又無他法,豐亦認為值得一試。”

眾人雖不通醫道,但他們深知林朝的品性,向來是小事不清楚,大事不糊塗。關於這點,就算是看他最不順眼的田豐,也不得不承認。

眼看荀攸、田豐都表態了,眾人紛紛拱手道:“主公,我等皆以為可以一試!”

見眾人全都同意,劉備當即拍板道:“好,那便試一試子初此法!”

若放在戰時,林朝信中的方法自然沒有條件實施,可現在仗已經打完,就使得隔離法有了實施的條件。

劉備有了決斷之後,立即釋出了一系列的命令。

首先,便是讓徐州軍脫離盟軍大營,選一個偏遠一點的地方駐紮。關於地點,林朝信中已經說得明明白白,找一個水源豐富,地勢平坦,四面通風的地點駐紮。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遠離屍體!

關於此次疫病爆發的原因,林朝也有一個猜想,再根據典韋彙報的情況,林朝幾乎可以肯定,此次疫病的源頭,就是屍體!

數月之前,董卓準備遷都時,便徵調了數萬民夫,一路驅趕著他們前往長安。

這一路自然不太平,被徵調而來的民夫大多餓死或累死,生還者寥寥無幾。當時沮授寫給林朝的信中提了一句,上面只有四個字,積屍盈路!

入秋以後,雒陽城外的這數萬具屍骨無人收拾,時間一久便生蛆腐爛,又經過蚊蟲散播,或是汙染了水源,方才導致了這場疫病的出現。

而劉備率軍駐紮在城外時,出於仁德之心,便命士卒將自己軍營附近的屍骨就地掩埋。雖然沒有立冢,但總算沒有讓這些無辜的死難者曝屍荒野。

其他諸侯可就沒這麼好心了,他們腦中只有利益,才不會去管這些細枝末節。

這便是徐州軍中至今沒有爆發疫病的原因,至於劉岱軍,則是因為他們入雒比較晚,撿了個便宜而已。

林朝自然不敢保證自己猜測得完全正確,但遠離屍體紮營總是穩妥一些。

徐州軍的動靜自然引起了其他諸侯的注意,只是他們現在自顧不暇,也沒時間猜測劉備此舉有何深意。

根據林朝的意思,劉備率軍移營後,便遵照人人相隔兩步的原則,令士卒閉營休整,為期至少一月。

這一通忙活,足足耽擱了好幾日的功夫。等安排妥當後,劉備又命各部將領嚴加看管麾下士卒,在軍中立下禁令,但凡敢有不尊將令者,初犯仗二百,再犯斬立決!

忙完這些,劉備再次召集徐州文武群臣,除為了維持部隊秩序而必須留下的將領之外,其他人全部撤出大營,前去與林朝會合。

按照劉備的心思,關羽與趙雲必須留下,這兩人是真正的自己人,又是軍中大將,不可輕動。此外,還要留下徐晃、林夕,輔助統率全軍。

至於泰山之戰歸順的將領,和此次討董新歸順的將領,諸如徐榮、張繡、孫觀兄弟、劉備覺得有必要全帶走,不能讓他們留在軍中。

新歸順的將領,忠誠度還有待考量,就算放在眼皮子底下也不得不防,因此還要帶上張飛、典韋以為震懾。

正當劉備佈置一切時,忽然有士卒來報,軍中已然發現了染病計程車卒。

聽到這個訊息,劉備不禁搖頭嘆息一聲。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不過接下來士卒又彙報了另一個訊息,讓劉備大驚失色。

因為除了些許士卒外,還有一人染上了傷寒,此人便是林夕!

校事府因為職能的關係,府內士卒向來流轉在各處,蒐集情報,然後面呈林夕。不說其他,就眼下的關東聯軍中,哪一路諸侯軍隊中沒有校事府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