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將軍所言甚是(第2/3頁)
章節報錯
想法雖好,可惜別說什麼汜水關,就連滎陽,曹操也沒能到達。
他率麾下五千人馬,行至滎陽縣以東十餘里處,才剛剛才度過汴水,就遭遇了董卓部將徐榮的襲擊。
這不巧了嗎!
你曹操想探探汜水關的深淺,人家董先生也想看看你們聯軍的長短。
總不能只許你們進攻,卻不許人家董先生反擊吧。
自古以來,攻受轉換,只在一瞬之間。
正如此刻的曹操一般。兩軍才剛一見面,中郎將徐榮就仗著自己人多勢眾,向曹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曹操眼看徐榮擁有數倍於己方的兵力,倒也沒慫,直接率軍就衝了上去。
昔年平定黃巾時,曹操曾任騎都尉,率兵支援過皇甫嵩,也不算毫無實戰經驗。再加上他本身曾研讀過一段時間的兵法,深知兵馬在精不在多的道理。
自己雖兵微將寡,但麾下士卒皆是自己一手招募而來,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簡而言之,此時的曹操,就和當年長平之戰的趙括差不多,總感覺……優勢在我。
兩方剛一交戰,面對徐榮麾下的百戰老兵,曹操麾下計程車卒倒也不含糊,兩方打得有來有回。
可時間一久,曹操就撐不住了。
五千對兩萬,這差距也著實也太大了。
再加上徐榮率領的,大部分都是曾跟隨上一代將領,南征北戰過的老兵。
諸如曾跟隨何苗,張溫,朱儁,盧植等人的精兵,現在都聚攏在徐榮麾下。這些士卒一生上陣無數次,其意志之堅韌,遠不是曹操手下的新兵能比擬的。
所以任憑曹操再怎麼激勵士氣,麾下士卒還是漸漸成潰敗之勢。
曹操自然不甘心,甚至一度想衝鋒在最前面,以此來激勵士氣,幸好被衛茲攔下。
“明公不可,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明公乃一軍之鎮,豈可親身涉險!”
戰場上,衛茲大聲衝曹操喊道:“眼下賊軍勢大,我軍士卒士氣低落,皆無戰意,為今之計,只有後撤以圖生路。存留有用之身,將來方有滅賊之日!”
這個道理,曹操如何不懂,只是他不願意這麼做。
身在中軍大纛下,望著最前方不斷潰敗的兵士,曹操心中滿是憤怒和不甘。
自己散盡家財,又在衛茲的幫助下,才招募了這五千多人,如今一場仗還沒打完,眼看就要消耗殆盡,他如何能甘心失敗。
“不,不能退!”
曹操雙目通紅,額頭青筋暴起,揮劍大聲吼道:“現在我軍將士與賊激戰正酣,萬一鳴金收兵,將士們如何能退得回來?若賊軍趁勢掩殺,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
說罷,曹操一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等人,大聲命令道:“你們,各自帶領麾下親兵,給某身先士卒,務必要將賊軍殺退!”
“這……”
夏侯惇乃諸將中最年長沉穩者,聽聞此言,他猶豫了片刻,抱拳問道:“孟德,我等皆上前殺敵,誰來保護你的安危!”
“某素來擅技擊之術,何須別人保護!”曹擦大吼道,“況且我軍若敗,我等皆不能自保。若能殺退賊軍,自然安若泰山!速去!”
“唯!”
見曹操心意已決,眾將不再猶豫,全都率麾下親兵衝上前去。曹操身邊,只留下衛茲、許褚護衛。
要說許褚,那也是出身譙縣的豪強。早年間黃巾亂起時,他也曾召集鄉勇數千戶抵抗黃巾。
如今天下大亂,夏侯惇攜曹操家眷去陳留與曹操匯合時,許褚便一起跟了過來。
當然,他只帶了兩三個族中的兄弟,就算是孤身投奔。就像三荀投劉備,而荀爽拒絕將荀氏遷入徐州一樣,只能算個人行為,而非整個宗族的依附。
畢竟現在的曹操,雖有些許名望,但一沒地盤,二沒官位,三沒兵馬,簡直就是三無老闆。
許褚素來沉默,從不多言,但為人莊肅,讓曹操非常放心,便引為貼身護衛。
此刻他看見一大票曹氏,夏侯氏的大漢都衝了上去,保護曹操的重任全部落在了自己頭上,便更加握緊了手中的大刀。
比之岌岌可危的曹操,對面董卓軍的大纛下,徐榮持劍而立,目光死死地盯著戰場上的形勢。
徐榮看上起四十歲上下,個頭不高,相貌平平,身材也不魁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