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中,眾人都把目光放到曹操身上,可曹操卻毫無反應。

王匡見狀有些著急,開口道:“孟德,劉徐州此舉明顯是要拋下本初,提前盟誓進兵,我等當如此處之?”

曹操還是沉默不言。

“孟德,你倒是說句話啊!”

迷弟鮑信也忍不住了,語氣中帶了幾分急切。

“諸位想要某說什麼?”

“當然是阻止劉徐州提前盟誓!”

鮑信性子急,此刻面對的又是他生平最佩服的曹操,便直抒胸臆。

曹操掃了眾人一眼,無奈道:“劉徐州如此行事,顯然是袁公路在背後鼓動。但兩人號召眾諸侯討董,又最先抵達大營,以此為憑,要求盟誓進兵,我等又如何阻止?”

說到這裡,曹操頓了頓,嘴角卻發出一聲嘆息,目光滿是失落。

“再者,討伐國賊董卓,乃大義之所在,我等身為漢臣,又為何要阻止!”

王匡說道:“話雖如此,可本初還未到。明日盟誓,當以何人為盟主?孟德你足智多謀,不若設法阻攔些時日,等本初到了,再作計較。”

言下之意,除了袁紹之外,其他人都不配當盟主。

甚至為了等待袁紹,不惜阻攔討董大業。

對此,曹操搖了搖頭,面色嚴肅道:“諸位,是等本初前來會盟重要,還是討伐國賊緊要?若本初一直不來,我等便一直不進軍剿賊?”

聞言,眾人皆面色微紅,卻無人敢跟曹操爭辯。

倒不是這幾人跟袁紹關係多好,或者對袁紹多忠心。

只是他們早早就在袁紹身上壓了重注,自然不希望別人來當盟主。

將來引領反董浪潮的,必須是他們下了重注的袁本初才行!

只是這種話,又如何能宣之於口?

就算如此,曹操也看出了眾人的心思。見眾人都不言語,他的心情更加低落了。

討董,討董,到底為什麼討董?

到底為誰討董?

到底討不討董?

看你們這副爭名奪利的嘴臉,縱然再寬廣的胸寬,恐怕也早被私慾填滿,沒給報效朝廷的忠心留有一絲餘地!

還有本初,你到底在想些什麼!

昔年你我在雒陽時,你曾口口聲聲說要誅殺閹宦,匡扶漢室!

這是你的夢想,也是我曹孟德的夢想!

為了幫你,我不惜與宦官派系鬧翻,站在了世家大族這邊。

縱然如此,我也無怨無悔,甘之若飴。

可……

這就是你所謂的匡扶漢室?

國賊董卓正在雒陽禍害朝廷,關東聯軍也在酸棗厲兵秣馬。

此等重要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