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忽悠袁遺(第1/3頁)
章節報錯
傍晚時候,劉備帶著林朝等人,備了足足一馬車的財物,踏入了袁遺的營寨之中。
聽到劉備來訪的訊息後,袁遺先是微微一愣,隨後眼中便露出了一絲疑惑。
作為汝南袁氏出身,袁紹和袁術的從兄,袁遺最近一段時間過得並不順心。
究其原因,還要從劉備身上說起。
去歲年末,董卓入雒掌權。
後來經過伍瓊等人的勸諫,董卓準備與士族合作,這才任命了一大批的世家子弟為地方太守。
就連曾經與他持劍相對的袁紹,他也大度的不計前嫌,封其為渤海太守,賜爵邟鄉侯。
袁遺作為袁氏當代子弟,自然也撈了一個山陽太守的職位。
太守之職,秩兩千石,地方上的政事可一言而決,也算是權柄頗重的封疆大吏了。
按照道理來講,袁遺自然該心滿意足。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其中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山陽郡正是兗州的治所。
這就衍生出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兗州刺史一向在山陽郡的昌邑縣主政,所以劉岱也得去山陽郡上任。而袁遺身為山陽太守,自然也在山陽郡。
有道是一山難容二虎,兩人同處一個屋簷下,自然得有高下之分,尊卑之別。
你袁遺雖然出身名門,祖上四世三公,但人家劉岱身為漢室宗親,在出身上比你只高不低,且職位上又比你高了半級。
若放在平時還好,可關鍵又恰巧趕上了討董這個當口,各方諸侯都在招兵買馬,袁遺的位置就顯得有些尷尬。
山陽郡在劉岱掌控之中,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藉著地盤大肆招兵買馬,全然沒有把袁遺這個山陽太守放在眼裡。
對此,袁遺也只能暫且忍氣吞聲,畢竟劉岱始終是他的頂頭上司,且有討董的大義名分支撐。
所以此次兗州諸侯中,袁遺雖是袁氏出身,但麾下兵卒最少,實力也最弱。
幸好劉岱在意名聲,心裡雖不想袁遺做大,但言談舉止間對袁遺很是客氣,完全沒有把他當附庸看待。
直到……劉備來了之後。
林朝定下的計劃是拉攏劉岱,所以劉備每逢公眾場合,就用自己的實力為劉岱站臺。且兩人多以兄弟相稱,隱隱有把劉岱拔高到跟自己一個層次的意味。
這一番舉措,在別人眼中或許無所謂,但是袁遺心中卻很不是滋味。
若劉岱在劉備的幫助下,掌控了整個兗州,那他袁遺這個山陽太守又該何去何從?
袁氏出身的他,自然不想伏低做小,為劉岱效力。
更讓他無奈的是,劉備此舉其實並沒有針對他的意思。
兗州與徐州接壤,兩人更是同為漢室宗親,在這個天下即將大亂的時候,自然該守望相助。若他是劉備,也會選擇拉攏劉岱。
只是人的悲歡從不相通,他袁遺能理解是一回事,卻怎麼也不可能甘願放棄手中的權力。
所以,他對劉備的感官很是複雜,三分埋怨,兩分恨意,還有五分大概是劉備沒有選擇拉攏他,而帶來的失落感。
“劉玄德什麼意思,全力拉攏劉公山不說,現在竟然還來拜訪某……”
袁遺面帶疑惑的自語著,又開口向傳令兵問道:“他劉玄德帶了多少人前來?”
因為山陽郡的關係,自己與劉岱註定不能相容,眼下劉備來訪,袁遺自然要摸清楚他的來意。
聞言,傳令士卒抱拳道:“回稟太守,劉使君此次到訪,帶了四五人,以及一輛裝滿了財物的馬車。”
“一輛裝滿財物的馬車!”
袁遺驚訝道。
他當然不在乎那些財物,只是劉備用一車財物開道,明擺著在向自己釋放善意。
“也罷,你且去請劉玄德稍待片刻,待某更衣之後,再出營迎接!”
世家向來講究規矩,哪怕戰事當前,也不能失了待客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