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郯縣,林朝命張遼統兵前往泰山後,又開始了一系列新的佈置。

站在徐州眾人的角度,這一戰就是要拿下泰山郡。

但站在林朝的角度,他得想得更周全一些才行。

眼下泰山賊雖然只圍攻奉高諸縣,但泰山賊向來與青州黃巾有所勾結,這點不得不防。

若大軍齊出泰山,後方的徐州被青州黃巾趁虛而入,那就不太妙了。

就算能拿下泰山,轉身收拾這群青州黃巾,也要廢不少功夫。

最關鍵的是,徐州的基層治理才剛剛起步,若這個時候青州黃巾湧進來,定然會破壞殆盡。

泰山郡可以作為屏障,但民生治理才是一切的基礎,不能因小失大。

所以縱然眼下天氣嚴寒,青州黃巾攻來的可能性不大,林朝還是準備留一手。

青州黃巾想進軍徐州,首當其衝必然是琅琊郡。有三條路,其中最南面的葛盧縣進入徐州的道路太窄,又年久失修,根本無法行軍,因此不做考量。

而值得防守的,只有西邊的東莞縣,和東邊的東武縣。只要守住了這兩座城池,青州黃巾便無法趁機攻打徐州。

思來想去,林朝最終在以劉備同意為前提下,令高順帶三千人守東莞,張飛帶三千人守東武。

數日後,糧草調集完畢,劉備自統大軍兩萬,從郯縣出發,一路過開陽,由東莞進入泰山郡。

關於兵力方面,劉備出雒陽時麾下有四萬多人,分給趙雲,張飛一萬人去冀州遷徙百姓世家,就還剩三萬多。

入徐州後又招募了一些新兵,總數就又到了四萬。

張飛和高順各領三千,張遼統領五千,再扣除林夕三千校事府將士,劉備麾下能用的兵馬,包括剩餘的兩千陷陣營在內,也就兩萬多人,而且大多數都是新兵,戰力並不強。

因此此次出兵兩萬,已經是極限了。

把張飛和高順都派出去後,林朝又想派一人為先鋒在前方開路,卻發現已經無人可用了。

趙雲在冀州未歸,關羽乃是一軍主將,典韋需要貼身護衛劉備。

林朝想了想,反正是劉備親自統軍作戰,便把關羽安排成了先鋒大將,統兵五千在前。

同時把田豐,崔琰留下守家。

荀諶,荀攸隨軍出征,以供劉備早晚問計。

人手還是不夠用啊,林朝揉了揉腦袋,有些苦惱。

只是打個泰山而已,就已經相近見拙,若以後真的開始爭霸天下,將領就更不夠用了。

林朝心中感嘆道。

此時看似精兵強將一大堆的劉備,實則卻缺少大批的中層組織。

武將如關羽,張飛,趙雲,張遼,徐晃,這些都是大將之才。

文臣如荀彧,荀攸,荀諶,田豐,賈詡,郭嘉,這些人也都是智謀通天之輩。

但僅有最頂流的武將和文臣,可不行啊!

等這次打完泰山後,招賢令也是時候提上日程了,不求招來大賢,只求能來一批中層文武歸順就好。

不過,暫時也只能這樣了。

初平元年,正月二十六,劉備在稟報朝廷後,便率領兩萬大軍,直奔泰山郡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