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近來有些膨脹。

這個膨脹是心理上的,同時也是生理上的。

自幹掉丁原,兼併了幷州軍後,董卓又趁機收編了原本屬於何進何苗的部曲,自此實力大漲,以兵勢威壓朝堂,滿朝公卿以下,皆莫敢不從。

外戚與宦官你爭我奪,可憐雙雙殞命,最後卻都便宜了董卓。

此時的董卓,在李儒的幫助下,又經過雒陽一系列變故,已經成為了怪物級別的存在。

入京之前,董卓麾下就有三萬多西涼鐵騎,入京後又兼併了丁原近兩萬幷州邊軍,其後又收編了何進麾下兩萬羽林軍,西園軍一萬五千人,車騎將軍何苗麾下近萬人,以及負責皇宮宮禁的數千名禁衛。

至此,董卓麾下軍隊達到十萬之眾,足可搬山填海,投鞭斷流。

而最關鍵的是,這十萬人,都是現今大漢最精銳的部隊,每一支都是自黃巾之亂以來,四處征討平亂的百戰之師。

前人的心血,此刻竟全都化作了董卓囊中之物。

兵力方面,董卓實力暴漲。而政治方面,老董也毫不含糊。

董卓剛剛入京,立足未穩,所以開始大肆拉攏士人門閥,以求得到他們的幫助。

為此,他將黨禁解除得更為徹底。

早在劉宏時期,黨人便遭禁錮,不得為官。這道禁令後來因黃巾起義而不得已被解除,但劉宏對黨人的態度沒變,向來是用完就棄,從不給予半點信任。

而董卓不同,他擢用選拔人才,專門提拔黨人,甚至派人去憑弔上一輪跟宦官鬥爭失敗的大將軍竇武,赦免整個竇氏,擢用其子孫。

此舉無異是千金市馬骨,由此董卓被世人門閥大加誇讚,也都願意跟他合作。

得到認可的董卓更以為自己選對了路,便做了一個更大膽的舉動,那就是放開以前由宦官控制的衙門,任用世家子弟入內任職。

這下,門閥更加感動了,他們紛紛上疏稱誇獎董卓。

董先生如此仁德,真是漢室救星!

可是令這群門閥沒想到的是,董先生這一系列操作之後,就召開了一個大型會議,會議的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

廢立天子!

這個議題實在很大,導致門閥士人,公卿百官都需要忍一下。

這西涼匹夫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妄言廢立!

百官們面面相覷,都不敢發表意見,卻又都默不作聲。

轉眼之間,董先生在他們口中,從大漢救星,又變成了西涼匹夫。

可在百官的眼裡,董卓背後是袁氏的太傅袁隗。若沒有提前跟袁隗商量過,董卓絕不會把這件事情拿在朝堂上來公議。

而事實上,董卓的確跟袁隗商量過,不過他最先找到的還是袁紹。

三日之前,董卓在顯陽苑設宴款待袁紹,一同赴宴的還有曹操。

席間,董卓提出了廢立之事,並以此詢問袁紹的意見。

他的理由很簡單,當今天子性情闇弱,眼下又是動盪之世,天子不足以支撐起社稷,不如另立新君。

至於新君的人選,當然是弘農王劉協。

畢竟劉宏就兩個兒子,舍此之外,別無他選。

當然,董卓也是有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