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拜訪,董卓表現得極為恭敬,開口便以袁隗門下走狗自居,以敬重師長的禮儀對待袁隗。

對此,袁隗大喜,表示自己當年沒有看錯人。

同時示意董卓要好好幹,將來也能位極人臣之類的畫餅。

董卓告辭之後,袁隗便喚來了袁紹,袁術兄弟,開始了自己的謀劃。

於是在中平五……

現在應該叫光熹元年,小皇帝劉辯登基以後,將年號改為光熹,並且大赦天下,所以中平五年就變成了光熹元年。

光熹元年九月中旬,何進聽從了袁紹的建議,在取得了何太后的同意之後,命黃門將手握軍權的蹇碩下獄,沒過幾天,便在獄中將其處死。

蹇碩一死,劉宏的西園軍名存實亡,被何進所吸納。

這支由羽林軍組成的西園軍,歷時短短几個月後,再次回到了何進的手中。

至此,十常侍失了兵權這最後的依仗,手下僅僅有宮中三千禁衛可用。

何進甚至一度想把禁衛也掌握在手中,但這次何太后表示了強烈反對。她表示宦官執掌宮禁,此乃漢家成例,不可更改。

到了這個時候,就算是屠戶之女出身的何太后,也嗅到了一絲危險的味道。

自己這位同父異母的兄長胃口太大了,若宦官全部都被剪除,那下一步,恐怕就是剝奪自己的輔政之權了。

何太后心中憂慮,便決心保住宦官,同時下詔,令自己另一位兄長車騎將軍何苗,兼任河南尹,掌握一部分兵權,來以此抗衡何進日益膨脹的權勢。

何苗的出身比較奇怪,他與何進,正是傳說中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何進母親早亡,父親何真又續絃娶了一個寡婦,後來生下了何太后。而何苗,正是那寡婦與前夫所生,被帶到了何家。

因此,何太后與何苗是同母異父,與何進是同父異母。

而何苗與何進,則是真正意義上的異父異母……

不僅如此,何苗還向來反對何進誅殺宦官,此時又被妹妹任命為河南尹,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怎麼回事。

可是光何苗一人,也扛不住世家,軍閥與外戚的聯合。

於是在一次廷議上,何進誅除宦官。

率先表示贊同的就是董卓,為此他特地讓李儒寫了一封奏疏。

中常侍張讓等竊信逞寵,濁亂海內……今臣輒鳴鐘鼓入洛陽,請收讓等,以清奸穢!

這封奏疏殺氣騰騰,看似要為何進掃除宦官,實則是找個藉口,好讓自己駐紮城外的涼州精銳能順利進入雒陽。

但這麼一唬,卻把何太后這個悍婦給嚇住了,只猶豫了一天,便扛不住壓力,罷免了十常侍等人的官位,準備將其趕出宮去。

這下好了,十常侍絕望了,他們一起跑去何進府上哀告求饒,希望大將軍能饒過他們的性命,言稱以後必然以何進馬首是瞻。

面對宦官跪地求饒,何進大感滿意,同時也有了自己的一番考量。

小皇帝還年幼,身邊總要有宦官伺候,就算殺了這幾人,也還會有別人,宦官殺不完的,畢竟他何進總不能閹了自己,然後入宮伺候小皇帝吧。

與其等下一批宦官崛起,不如留著這幾個被自己嚇破膽的傢伙,以後就能高枕無憂。

於是何進便一頓溫言寬慰,表示自己不會趕盡殺絕。

張讓等人聞言,頓時感激涕零,連連磕頭感謝何進放他們一條生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