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第二卷終於寫完了,能鬆一口氣了。

別的不說,這一卷的質量,個人感覺比第一卷好了那麼一點點。

嗯,給了五十九分吧,差一點就及格了。

想寫的東西其實寫出來了,只是礙於老於的筆力,有些地方還顯得過於粗糙,這點以後會慢慢努力。

還有就是篇幅所限,沒辦法鋪墊的太長太細,收尾的時候自然沒有暢快感。

這個老於也沒什麼辦法,網文就是這樣,鋪墊的太常,很可能鋪墊時期讀者就跑完了。

當然說到底,還是能力不足,望諸位諒解。

道理。

這一卷有一個章節,寫得是各人眼中的道理,其實最能代表老於對那個時代的看法。

李儒眼中的道理,是還報有憑,也是老於最喜歡的四個字。

欠債還錢,殺人償命。這是天底下最樸素也最為普及的道理。

僅僅八個字,卻代表了數千年以來,普羅大眾的價值觀念。

在李儒看來,這大漢的世家欠他的,要還!

昨日之因,今日之果,本就沒什麼好說。

因果報應,本就是天理迴圈。

天若不予,那他便自己來取。

老於的大伯,也就是老於父親的親哥哥,家中排行最大,今年六十多歲了,但是可以稱得上是晚景淒涼。

和妻子爭吵多年,兒女對他不管不問,孤零零的一個人,每逢中秋過年,幾個姑姑都感覺他很可憐。

但是老於卻認為他沒有任何值得可憐的地方。

倒不是說老於無情,只是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

他早年間東奔西跑,去過全國很多地方,雖然沒有傷天害理,但是對家裡卻少有貢獻,對子女的教育的很缺乏。

那數十年間,他可謂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甚是瀟灑。

而現在,自然到了他付出代價的時候。

他若不晚景淒涼,對那些年輕時便辛辛苦苦置辦家業,為兒女操勞的人,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人家辛苦半生,你瀟灑半生,

到老了,憑什麼跟你落得一樣的下場!

這就是,還報有憑!

劉備眼中的道理,是尊嚴,是功名,是大業。

劉備早年為遊俠,年少意氣者爭相投奔,自然把尊嚴看得極為重要。

丁原不給他面子,他馬上予以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