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龍不相見(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者,此物不僅陛下一人服食,咱家這段時間也服食過一些,卻毫髮無損。這足以證明,陛下不是死於丹毒,此事趙公莫要再提了。”
張讓明白,眼下最不能得罪的,就是手握兵權的蹇碩,所以才開口道。
當然,同時也為了洗清自身的嫌疑。
對於這個解釋,眾位常侍都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就連趙忠也不嚷嚷了,而是低頭不語。
旁邊的曹傑開口道:“諸位,眼下當務之急,是立何人為帝。張公,陛下駕崩前,可有詔令?”
“這個……自然是沒有的。”張讓苦笑道,“陛下去得突然,哪來得及下這種詔令。”
聞言,宦官都沉默了……
劉宏膝下,現有皇子兩人,長子劉辯,乃何皇后所出。幼子劉協,乃王美人所生。
而在劉宏生前,大臣多次要求立嫡長子劉辯為太子,但劉宏更喜歡幼子劉協。
只是何皇后在後宮多受寵愛,大將軍何進又位高權重,迫於二者的壓力,劉宏才沒有立劉協為太子,但也沒有立劉辯為太子,而是就這麼一直拖著。
而今太子之位空懸,所以兩人都有繼位的機會。
對於宦官來說,肯定是希望立劉協為太子。
昔年劉宏曾有好幾個兒子,但個個早夭,沒有一個養得活。於是在劉辯出生的時候,便有崇尚天命的大臣認為,是劉宏身上的帝氣威勢太重,皇子承受不住。
所以上奏,請劉宏將之寄養在外人家裡,父子不相見,自然可以保住劉辯的性命。
所謂二龍兩兩不相見的說法,在古代帝王家裡極有市場。
劉宏自然不想唯一的血脈斷絕,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得准奏。遂命何皇后找一良善人家,將劉辯寄養。
當時京城有一道人史子眇,頗擅道術,何皇后便將劉辯寄養在此人家中,希望可以借史子眇的道術保護劉辯。
說也奇怪,被寄養之後,劉辯沒有像幾個哥哥一樣早夭,反而漸漸成長起來。
劉宏大喜,更加信任二龍兩兩不相見之說,遂也將王美人所生的劉協寄養起來。
只是這次寄養的人選不同,劉宏選擇了自己的生母,董太后。
這樣自己也能時不時見上劉協一面,以享天倫之樂。
所以,長在皇宮中的劉協自然更受劉宏寵愛,而且多次表現出要立為太子的傾向。
宦官是何等精明之人,見劉宏有這個意圖,平日裡便與劉協多加親近。
反觀劉辯那邊,何皇后出身屠戶之女,遂容貌美麗,卻生性彪悍,專橫於後宮。連十常侍也不放在眼中,多有斥責喝罵,自然為宦官所不喜。
而大將軍何進手握大權,更是視他們為眼中釘,肉中刺,無時無刻不想除掉他們。
再者劉協上位,必然是董太后輔政,而董太后勢單力孤,想要抗衡朝臣,就得像劉宏一樣重用十常侍,這樣他們才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反觀若是劉辯登基,他們的下場,恐怕只有死路一條。
有以上種種原因在前,所以宦官才會希望劉協繼位。
但事實是,劉辯是嫡長子,更有可能繼承皇位。
眾人沉默良久,最後還是張讓開口道:“諸位,不如……矯詔如何?”
聞言,其他人都下了一跳。
矯詔這種事情,他們以前還真沒做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