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幾人準備妥當之後,已經日近黃昏。林朝騎上戰馬,幾人一路狂奔,終於在城門關閉之前離開了雒陽。

見林朝從城裡出來,城外馬上有四五十人迎了過來,正是典韋留下的人馬。

早在進雒陽之前,林朝就在城外留下了一百多人,以備不時之需。而剛才典韋臨走之前,又想到上次林朝遇險,於是留下了半數人馬,用於保護林朝。

“監軍!”

數十名士卒齊聲抱拳道。

“不用客套了,誰來說說眼下的情況。”

林朝揮手示意眾人免禮,然後開口問道。

“回監軍,出雒陽之後,往潁川方向共有三條路,兩條陸路與一條水路,典屯長已經分別派人去追趕了!”

回話這人身材矮小,但眼珠子轉得卻很快,看上去很機靈的樣子。

林朝感覺這人有些熟悉,仔細想了想才想起來,這傢伙正是當初跟隨劉石的,黑山黃巾二頭目。

望著眼前的岔路,林朝有些發愁,不禁輕聲自語。

“兩條官道,一條水路……荀攸會走哪一條呢?”

水路應該不大可能。

荀攸只是棄官歸鄉,又不趕時間,沒必要捨棄寬敞的官道而改走水路。

再者,荀攸這一路就算帶了些乾糧,肯定也需要補給。水上又沒有驛站,應該不作考慮。

那就只剩兩條官道了。

左邊一條寬敞一些,盡是筆直的大路,行人也多些,沿途驛站眾多,不愁沒有補給。

而右邊這條,則要逼仄一些,官道旁邊盡是灌木叢,看上去比左邊的官道不知荒涼了多少。

林朝站在岔路口沉思片刻後,終於有了決定。

“走右邊。”

隨著林朝一聲令下,數十名騎兵動了起來,奔跑在狹長的官道上,帶起無盡的塵土。

荀攸此番不辭而別,顯然是不想在何進手下做事。因此,他必然要考慮何進會不會派人追趕他,哪怕這個可能微乎其微。

所以,左邊的官道雖然順暢,但也容易被追上,荀攸應該會選右邊。

自己今天回到荀彧家裡時,是下午三四點鐘的樣子。

就算他荀攸一早去拜別荀彧,叔侄二人一番交談,最快也得到中午才能出洛陽。

而此刻天還沒完全黑,大概是晚上七點鐘左右。

也就是說,荀攸趕路的時間,絕不會超過七個小時,也就是三個半時辰。

最多再有半個時辰,天就會完全黑下來,荀攸也會停止趕路,投宿驛站或酒家休息。所以,荀攸趕路的時間,最多四個時辰,或是更短。

荀攸此行,大機率是坐馬車離開,這個時代的馬車一般是兩輪,也有四輪,但大多是無門的馬車,因此速度不可能太快。

四個時辰,以馬車的速度,最多行進五十里,這還是在一點都不休息的情況下。

五十里的距離,林朝率領數十人急速行軍,最多三個時辰便能趕到。

如果自己猜得沒錯,那在凌晨十二點到一點的時候,路上若有驛站,酒肆,或者酒樓之類的地方,必然能找到荀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