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目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真定西南百里有山,其名曰井陘,屬太行山脈分支。而漢末的太行山還有另一個叫法,那就是五行山。
林朝命手下人找尋的獵戶,就是一群熟悉井陘山地理情況的人。
此次出來林朝帶的人不多,兵不過兩三百人而已,將也只有張飛林夕,外加劉備不放心他的安全,硬塞進來的典韋。
這麼點人一頭莽進井陘山中,如果迷路了很容易困在裡面走不出來,所以這些終年混跡于山林之間的獵戶有巨大的作用。
為了穩妥起見,林朝並沒有選擇跟這些獵戶進山,而是率領著手下在山腳下等待,等獵戶們找到黑山黃巾的聚集地後再上山。
沒錯,林朝此次出來的目的,就是尋找黑山黃巾。
咋一聽黑山黃巾,不知內情的人還以為它是黃巾餘黨,其實它和張角的黃巾起義關係並不大,甚至說毫無關係,只是借用其名而已。
事實上,黑山賊被稱為黑山黃巾還有一個緣由,那就是其首領張牛角曾追隨過黃巾起義,一度當上了黃巾軍的中層將領級別。
可惜號稱百萬大軍的黃巾起義旋起旋滅,不過短短十個月,張角三兄弟先後身亡,神上使張曼成,渠帥波才,彭脫也都慘遭漢軍殲滅,張牛角只能趁亂逃亡。
逃出生天的張牛角趁機收攏流民,依照黃巾的制度,將流民編練成了一隻不小的武裝力量。勢力漸漸擴大的時候,也終於引起了官府的注意。
為躲避追捕,張牛角帶人逃進了深山,自號黑山黃巾,聚嘯山林,並且時不時下山侵擾附近鄉縣,為禍甚大。
時至如今,張牛角所部已發展到五六萬人之多,當然裡面包括了老幼婦孺。饒是如此,能戰之兵也有近兩萬,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井陘山下,林朝找了一處陰涼的地方,坐在石頭上,從馬背上拿出一袋羊肉乾慢慢咀嚼著,時不時喝上一口軍中伙伕煮的小米粥。
說實話,在漢末林朝最難適應的就是衣服和伙食。
這個時代的衣服講究個衣袂飄飄,寬衣廣袖,這才符合當代的審美。若你拿一件緊身衣穿上,縱然你身材再好,也會被人當成變態。
畢竟世家門閥高高在上,總不能讓黔首百姓看到他們衣服下面的那一塊塊肥肉,或是瘦骨嶙峋般的一根根肋條,這樣不利於保持他們的神秘和威嚴。
失去了這兩樣東西,又如何統治百姓?
有些東西看清楚之後,也就那麼回事了。
但對於穿慣了後世衣服的林朝來說,漢末的衣服簡直是一種折磨,太不方便了。
如果說衣服還可以慢慢習慣,那飲食絕對是最不能忍的地方。
這個時代調料少得可憐,沒有味精,沒有雞精,也沒有王守義,甚至連辣椒也沒有,這直接導致林朝吃什麼都覺得沒有味道。
最過分的是,現在連饅頭都沒有,更別提麵條什麼的了。
你讓一個以麵食為主二十多年的人連口饅頭面條都吃不上……
天下間還有比這更殘忍的事情嗎!
林朝端著粥碗,惡狠狠地咬了一口肉乾,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等弄到一塊地盤之後,一定要把饅頭面條發明出來,並且在統治的地方大力普及,爭取平民百姓也能一天一頓麵條走起……
林夕走了過來,看樣子有事想說,但是看到林朝手中還沒吃完的肉乾時,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小米粥供應是足夠的,但肉乾屬於高等物資,林朝下令嚴格分配,一視同仁,而林夕又正是在長身體的時候,肉食根本吃不夠。
“給你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