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縣裡有個劉玄德(第2/3頁)
章節報錯
足可見林宏對自己這個長子的期望之大。
為此,他甚至不惜奉上大半家財賄賂太守,在三年前為林朝舉了一個孝廉。
可別小看這個這個小小的孝廉,這個身份可不亞於後世的進士。要知道在漢代,郡國最高長官太守才有資格舉孝廉,並且每年只有一個名額。
本來林朝應當入朝考試,如果通關的話朝廷便會授予郎官,也就是後備官員。
只可惜剛好碰上黃巾起義,近百萬的黃巾軍盤踞在華夏大地,而冀州更是重災區,到處都是黃巾流寇,路不能行。
更巧的是,在黃巾起義的一個月後,林朝的父親林宏病重辭世。
縱然黃巾起義短短十個月就已經基本平定,可林朝卻要為父親守孝三年,入京之期就這樣一直被耽擱了下來。
現如今,孝期已滿,但林朝還是一身白衣,也習慣了。
林朝吃完糕點後,抬頭正迎上福叔欲言又止的目光……
“福叔,有什麼事嗎?”
對這位服侍了林家兩代人的老管家,林朝心中很是敬重。
“郎君……”福叔欲言又止,面帶難色。
事實上,自林宏死後,林家上下就已經稱呼林朝為家主了,只有福叔還用‘郎君’這個舊有稱呼。
“福叔有話儘可直言,此處無有旁人,無需避諱。”林朝看出了福叔的為難,開口笑著寬慰道。
福叔聞言,這才開口說道:“郎君,非是老奴這個做下人的多嘴,只是老家主臨終之前,讓郎君待到孝期滿後,便趕赴京城,接受朝廷考核,好以此為官,光宗耀祖。”
“眼下孝期已滿,老奴就想著,郎君是不是應該遵從老家主遺願,啟程赴京……”
福叔說到這裡,想起林朝的父親林宏,眼角垂淚不止。
然後像是忽然想到了什麼一樣,急忙又解釋了一句:“郎君切莫誤會,老奴萬不敢用老家主來壓您,郎君若是不信,老奴願以死以證清白!”
在這個時代,僕人妄言是大忌,在加上林朝業已成年,決策上怎麼輪不到他來指手畫腳。
只是福叔念及林家前代家主恩義,不忍林朝荒廢時日,才冒著遭人唾罵的風險來勸說林朝。
見福叔情緒有些激動,林朝趕緊出言安撫。
“福叔,您對我林家的情義,朝又豈能不知,休要妄自菲薄。只是,入京一事,還請容我三思……”
“郎君可是擔心二郎君?”福叔見林朝有所顧慮,便開口問道。
事實上,林朝早年喪母,父親也於三年前去世,但不是孤身一人,家中還有一弟林夕,年方十五,與林朝相差了七歲。
見林朝不語,福叔繼續說道:“郎君莫要擔心,二郎君好騎射,習弓馬,膂力過人,足可自立。老奴已拜會過縣尉劉玄德,他答應等二郎君行冠之後便召之入伍,也好……”
這邊,福叔的話還沒說完,卻聽得林朝大驚道。
“誰!縣尉劉玄德?”
福叔應道:“不錯,郎君守孝不聞俗事,竟也知劉縣尉。”
“那,這位劉玄德,是否名曰劉備?”
“不錯。”福叔點了點頭,“劉縣尉此人仗義疏財,急公好義,寬厚有仁,卻是不可多得的好官……”
福叔那邊還在繼續介紹著劉備,林朝心裡已經翻起了滔天巨浪。
剛穿越到漢末時,為了能在接下來的亂世中活下去,林朝曾仔細思考過自己的未來。
按照自己的習慣隱居世外繼續當個宅男?
這肯定不行!
靈帝死後,董卓亂政,緊接著就是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整個華夏大地都亂成一鍋粥了,你避世又能避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