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校事府令的人選(第1/4頁)
章節報錯
“玄德公若執意如此,朝便只好從命。只是那蔡氏,又該如何處置?”
劉備笑了:“蔡侍中乃當世大儒,某亦甚為敬佩其學識,若願嫁女,某欣然納之。若不願,某也不強求!”
劉備這次用的字眼是‘納’,而不是‘娶’。
言外之意,願意白給,我當然要。不願意做妾,那就哪來的哪回去算了。
好傢伙,這句話聽的林朝直呼內行!
原來你劉大耳打的是這個主意,當真是人不可貌相。
白嫖的快感,是沒有人能夠拒絕的,劉備當然也不例外。娶蔡琰,他自然是不想的,但要是蔡邕肯白送,他又豈有辜負佳人的道理。
雖然劉備已經給這件事情定下了基調,但林朝認為,自己還是有必要再闡述一遍其中的利弊,同時也給劉備一個重新組織語言的機會。
“玄德公乃一州之主,婚姻大事自然是重中之重。”林朝拱手道,“再者,蔡侍中之女,也不僅僅只是一個博學聰慧的良配而已。”
到了林朝這個位置,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可能流於表面,正如他替劉備向蔡邕求親這件事,絕不可能是一拍腦袋想出來的。
“子初此言何意?”劉備皺眉問道,“某知道蔡侍中乃當世大儒,若娶其女,自然能借用蔡侍中的聲望,來提高自身聲名。但子初豈不知,某一生行事,從不在乎這等虛名。
再者,某有今日之功業,全靠麾下將士染血疆場,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借用別人名聲之事,某不屑為之。”
這番話雖然算不上慷慨激昂,但也算率性坦直。
在原本歷史上,蔣琬這個諸葛亮的接班人,就因為荒廢政事差點被劉備給砍了。後來諸葛亮說蔣琬有大才,劉備又考察了一番,發現蔣琬確實有才華,這才放過了他。
由此可見,劉備用人,向來只看其才,而不注重虛名。
但在林朝的計劃中,娶蔡琰為妻也不全是為了名聲,更多的是表露態度。
聽了劉備的話後,林朝先是點了點頭表示肯定,繼而拱手道:“玄德公所言,朝亦甚為贊同。只是,眼下我徐州大小官吏中……大多是出身寒門的猛將能吏,世家之人,確實少了一些。”
“世家如何,寒門又如何,某用人只看德行才學,門第高低,子初又何必在意。”
劉備哂然一笑道。
可說完之後,見林朝的目光中依舊帶著古怪的笑意,頓時心中疑竇叢生。
難道某說錯了?
坦白來說,劉備的想法不算錯,但也要分時候。
若是承平年間,多提拔一些出身寒門的人才,才能阻斷世家籠絡官場,從而便於平衡管理,使國家在這個巧妙的平衡中穩步前進。
可現在是什麼時代?
天子淪落,朝廷式微的時代!
再用這種方法,未免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在這個諸侯割據的時代,首要之事,是求存,是圖霸!
只有自身實力壯大了,才能更好的統御四方,才能更好的一展胸中抱負,才能更好的匡扶大漢!
如何壯大實力?
寒門要重用,世家也不能放棄。就算以後要慢慢收拾這些人,現在也要多加利用,這本就是林朝最初制定的戰略,到現在也依然適用。
像這些州郡級別的世家,他們世代紮根鄉里,數百年下來,已經成了一個個龐然大物。財力豐厚不說,家族田莊也盡是膏腴之地,更遍佈著大量的賓客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