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被圍的訊息一旦傳出去,就算袁紹願意繼續攻城,那些諸侯也不會願意的。畢竟等攻破鄴城之後,林朝下一個目標很顯然便是兗州,那可是他們的老巢!

就算袁紹故意隱瞞訊息,但大多數諸侯應該都會有自己的情報來源,所以瞞是瞞不住的。

如今需要思索的是,袁紹會撤到哪裡?

或者說兗州境內,有沒有一座或幾座城池,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既不會把自己困死,又能有反擊的機會。

在搞清楚袁紹準備撤到何處之前,即便進軍也是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去往何方。

不能佔得先機,戰爭有如何能勝算?

這才是林朝安撫關羽不要著急的真正原因。

聽完林朝的話,除了張燕之外的眾人都湊了上來,細細觀察著林朝背後的行軍圖。其中以郭嘉最不客氣,乾脆將林朝攆到一邊,然後自己爬上去看個仔細。

眾人看了半天后,卻激烈討論起來,其中以郭嘉和審配的觀點最具代表性卻截然相反。在誰都不能說服對方,又各自擁有小弟擁護的情況下,竟逐漸演變成一場論戰。

而原本作為場中焦點的林朝,此刻卻成了邊緣人,被郭嘉擠出來之後,只能隨便找個地方一屁股坐下來,喝茶扇扇子……

就在郭嘉和審配的爭論即將升級之時,一直遠觀的關羽眼中忽然閃過一抹精光,繼而沉聲道:“某雖不知袁紹會退往何地,但有一處地方,袁紹必然會提前派兵駐守。”

聞言,林朝來了興趣,開口問道:“雲長有何高見?”

關羽微微一笑,捋了捋鬍鬚走到地圖前,指著一處地方沉聲道:“便是此處!”

眾人一看,關羽所指的地方,竟然是兗州東郡的白馬縣!

林朝聞言後,當即站了起來,快步走到行軍圖前,仔細看了一陣之後,嘴角便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關羽不愧為當世一流將才,竟如此敏銳的察覺到了自己都沒能發現的戰機!

說起白馬城,知道的可能不多。但原本歷史上關羽陣斬顏良的壯舉,便發生在此地。

當時正值官渡之戰,袁紹派顏良渡過黃河,進攻白馬城,以此保證自己主力大軍能夠順利渡過黃河,把曹操吊起來毒打一頓。

袁紹當時佔據著絕對優勢,如此行事倒也是穩打穩紮,從戰略方面上倒是無可指摘。

只可惜後續戰術層面卻是一塌糊塗,倒不是說顏良沒能完成任務,而是因為曹操手下有荀攸這個腹黑麵癱男。

眼看顏良率軍圍困白馬,荀攸卻建議曹操假裝從延津渡河,做出要繞後奇襲袁紹後方的姿態。

袁紹見狀,當場派出主力部隊去延津阻擊曹操。

而曹操本人,卻是率領著關羽、張遼奇襲白馬,最後在白馬城外陣斬顏良,解除了東郡的威脅,同時也遏制了袁紹渡過黃河的計劃,不可謂不精彩。

這一手聲東擊西,簡直被荀攸玩絕了!

古代戰爭,有時候一條河流都是成就勝敗的關鍵,更何況是黃河。

如今的情景,與原本歷史上的官渡之戰何其類似。鄴城與兗州之間也隔著黃河,只不過如今想渡過黃河的一方不再是袁紹,而是林朝。

眼下距離鄴城最近的渡口,正是白馬城外的白馬渡!

若袁紹想據守兗州,必然要派人扼守白馬渡,也只有這樣,才能防止自己被兩面包夾。

想明白了這一茬之後,林朝扭頭對關羽笑道:“雲長果然有大將之才,這白馬縣,的確是敵我雙方必爭之要地。”

聞言,關羽也笑了。

別人的誇獎他自然不稀罕,但林朝親自開口誇讚,他還是很受用的。

此時旁邊眾人也反應了過來,荀攸當即拱手道:“姑父,只是不知袁紹何時收到的鄴城被圍的訊息,如今距離上雖是我軍佔優,但就怕袁紹在得知了訊息後,立刻派大軍佈防白馬渡。若是如此,我軍再想渡河便難了。”

聞言,眾人再度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說,荀攸的顧慮是有道理的。

鄴城距離白馬渡只有兩百餘里,而臨沂距離白馬足足千里之遙,但此時林朝大軍抵達平陽城已有半個月還要多,而袁紹也肯定早就得到了訊息,若他行事足夠果決,說不準派來的兵馬已經在路上了。

難道真要跟袁紹拼時間?

但有渡河需求的是林朝一方,若是沒能趕上,自然會被袁軍半渡而擊之,到時候難免損傷慘重。

就在眾人遲疑的時候,林朝卻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