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羽教子(第1/3頁)
章節報錯
時近子時末,正是半夜三更時。
曹操與辛評在親衛的護送下,從亂軍中殺出一條路,匆忙面難而走,直奔白馬城而去。
見狀,魏延當即率軍追趕,但黑夜裡又是在亂軍叢中,只追了三五里便跟丟了。
等魏延重新回到戰場上時,這場戰役已正式進入了下半段。
原本就毫無鬥志曹袁聯軍士卒,在失去曹操指揮後,頓時變得潰不成軍,四散而逃。
依照關羽的本意,若曹操率眾奮力死戰,便步步為營將戰線推進至河岸邊,最後像趕鴨子一樣將這些敵軍趕入黃河。
可如今曹操匆忙撤退,只留下了這些如驚弓之鳥一般的殘兵敗將,關羽的目的便無法實現了。
畢竟想用一萬五千人圍死三萬人,即便有著黃河的輔助,也是不大可能的。
不過好處也有,那就是自己也不必消耗士卒的性命來取得一場慘勝。
類似的場景,昔年林朝率軍攻伐張純時就曾上演過一遍。
人在走投無路之際,初時會恐懼,會絕望,可一旦這股勁過去後,極度的恐懼和絕望便會化作吞噬一切的憤怒,且整個人都會變得麻木。
真要將這數萬士卒逼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們臨死之前的反撲,絕對會對關羽所部造成極大的損傷。
畢竟連攻城都要懂得圍三闕一,不讓敵人看到生的希望,那他們就只能跟你死戰。
所以對於那些四散奔逃的敵軍士卒,關羽只是令士卒大喊降者不殺,卻並沒有真的分兵追趕,任由他們逃跑。
至於剩下沒能逃得了的敵軍,關羽便不客氣了,下令開始收縮包圍圈,將這一股敵軍徹底圍在裡面。
正當關羽指揮士卒作戰之時,魏延縱馬衝了過來,大聲喊道:“義父,孩兒無能,還是讓曹孟德給跑了!”
聞言,關羽並沒有責怪,只是揮了揮手道:“無礙,只要咱們取得此戰的勝利,大軍便能繼續向兗州腹地進發,袁紹與曹孟德,皆是刀下魚肉,總有生擒的一天。”
魏延點了點頭,再次開口道:“義父,白馬城中尚有一部分敵軍,孩兒擔心曹孟德前去與之會合,是否令孫將軍立刻進攻城池?”
“不必理會。”關羽搖了搖頭道,“他曹孟德便是與之會合,也掀不起多大風浪,且等為父處置了岸邊這些敵軍,再作計較不遲。”
關羽深知,以孫觀麾下的一萬五千人,是絕對不可能將白馬城圍死的。與其如此,倒不如放曹操與城中守軍會合,倒省得分別追趕了。
若曹操繼續退走,那自己便繼續進攻,反正本來的目的就是攻下兗州。
若還敢再戰,正好一波收拾掉。
此時,岸邊的搏殺早已進入到白熱化的狀態。這些沒來得及逃跑的曹袁聯軍士卒眼見生存無望,都紛紛咬緊了牙關,準備死戰到底。
你既然不給生路,那就只能拼死一戰了!
不過很快,關羽便又令士卒大聲呼喊。
“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