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縣城下。

上次走過場的時候,面對袁紹那形同虛設一般的招攬,林夕提出了要考慮一下,然後袁紹就給了他三天的時間。

而今,三日之期已到,袁紹便又派文丑上陣,想討個回覆。

當然,他並沒有對林夕會投降這件事報什麼期望。說白了,這個招攬從始至終都是作秀大過實際意義,或者說是袁紹對外政治表達的一種方式。

大家看到了吧,就算我袁本初麾下有七十萬大軍,就算我隨手一揮,便能將魯縣城內的敵軍擊為齏粉,可我依舊打得是文明禮貌仗。

有道是越缺什麼,就越渴望展示什麼。

自韓馥被逼死之後,天下人難免對袁紹頗有微詞,而袁紹本人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故意表現出一副仁義之師的模樣,企圖挽回自己的聲譽。

政治作秀這玩意,向來是誰認真誰就輸。

所以袁紹一面派文丑前去問詢同時,另一邊已經做好進攻城池的準備。

你林子煦降,某欣然納之。

你林子煦不降,某便攻之。

袁紹很聰明,所以他做了兩手準備。可令他沒想到的是,林夕卻給了他第三種選擇。

“什麼,林子煦還要三天時間考慮?”

中軍大帳中,袁紹一臉懵逼的望著文丑。

“不錯,林子煦說事關重大,他不敢輕易決斷,所以還需要三天時間來斟酌一番……”

文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眼中閃爍著異樣的神色

這一刻,袁紹忽然感覺自己的腦子有些不夠用了。

這算怎麼回事?

要麼你投降,某欣然接納。

要麼你拒絕,咱們就此開打。

拖延時間算幾個意思?

林子煦,你怎麼和你兄長一樣,不按套路出牌啊!

不得不說,這一招著實大大出乎了袁紹的意料,導致袁紹愣了很久才反應過來。

他看了看軍師許攸,又看了看謀主辛評、辛毗,最後苦笑道:“諸位,為今之計,如之奈何?”

答應林夕,總感覺比吃了一隻蒼蠅還要噁心。

不答應吧,又怕被人說不講武德。想招攬敵方大將,居然連三天時間都不願意等,簡直毫無誠意。

因為三天之前的操作失誤,現在袁紹總感覺是自己給自己下了套,然後鑽進去就爬不出來了,無奈之下只能求助一眾謀士。

而袁紹麾下謀士的反應也很有趣,許攸因為上次袁紹沒采納自己的意見,所以近來很少獻策,反而將目光放到了辛評兄弟身上。

辛評則沒有這麼多私心,略微沉思之後,便向袁紹拱手道:“主公,林子煦此舉,足可證明此人並無歸降之意。之所以拖延時日,無非是想等徐州大軍來援。以在下愚見,主公大可不必理會,徑直派大軍攻城,先佔魯縣為上。”

“在下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