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縣。

有了上次王匡慘敗的經歷後,袁紹決意親率大軍進攻泰山。

前車之鑑不遠,曹袁聯軍這次並沒有貪功冒進,而是步步為營。可饒是如此,依照東平郡與魯縣的距離,也僅僅四天時間,曹袁聯軍便已經進抵魯縣城下。

二十餘萬大軍動地而來, 聲勢浩大。再加上袁紹採納了麾下謀士辛評的建議,採取攻心為上的計策,讓軍中多樹旗幟,同時將大軍在城外嚴陣以待,就是為了威懾城中的徐州軍。

就算不能迫降城牆上的守軍,打擊城中軍民士氣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袁紹如果知道劉備在魯縣城中的話, 他就不會這麼想了。

而此刻的劉備在幹什麼呢?

答案當然是……吃席!

在渤海郡短暫與林朝會晤後,沮授第二日便動身往泰山郡趕, 一路在朱靈的保護下,終於在昨日趕到了魯縣。

其實這次任務的分配情況,也頗有意思。

當時林朝指出了三處地方,分別是幽州公孫瓚,泰山臧霸,以及泰山郡這個東線正面主戰場。

公孫瓚那邊自不必提,畢竟是劉備的師兄,還有宗室劉虞身為一方諸侯,必須得林朝親自走一趟才合適。而剩下的兩個地方,林朝的本意是讓賈詡來泰山,沮授去遊說臧霸,卻不料二人的選擇卻剛好相反。

當然,並不是說沮授比不上賈詡,只是臨陣謀劃這種事情,並非全看個人才能, 有時候跟主將的關係,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賈詡的資歷夠老,雖說一直在划水,從未執掌過徐州的核心權力。但徐州人人都知道,他長隨林監軍左右,甚至如林監軍這般大才,也時常問計於他。

再看沮授,本來就是戰敗後被林朝迫降,雖說也幹了些事情,但因為自己的出身問題,一直遊離于徐州核心圈子的邊緣,扮演著一個透明人的角色。

這種資歷,在關鍵時刻,很難讓劉備毫無保留的相信他。

剛開始林朝還對兩人的選擇趕到困惑,不過當他看到沮授眼中那熾熱的光芒後,瞬間就明白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簡而言之,沮授忍不住了!

昔日韓馥尚在,而他沮氏也是冀州豪門,他被迫投降雖然情有可原,但他心中始終邁不過那道坎, 不肯專心為徐州出謀劃策。

而今韓馥死在了袁紹手上, 沮授再無束縛,再加上此行是為故主韓馥報仇, 便顯得更加名正言順。

所以,當他選擇泰山主戰場的時候,整個人都散發著一種名為渴望的光芒。

渴望揚名立萬,渴望建功立業,渴望臨陣破敵!

見沮授難得如此鬥志昂揚,林朝自然高興,當即便手寫了一封書信給他,到時候讓他當面進獻給劉備,也算幫他彌補了信任這一塊的短板,讓他沮公與得以盡情施展胸中所學。

其實信中就只有一句話:沮公與之才十倍於朝,玄德公可酌情用之。

翻譯一下就是,沮授這個人是有兩把刷子的,至於怎麼用,給多大權力,就要你劉大耳自行斟酌了。

但林朝肯寫這封信,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已經算是為沮授的忠心做了擔保。

所以,劉備看完信後,當即笑著揮手道:“公與請起!”

“多謝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