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史慈以滿門性命作為要挾的情況下,自詡名士的張超本以為自己會鐵骨錚錚,輕蔑一笑,然後坦然赴死。

可事實卻是,太史慈只稍稍用了些酷刑,張超便哭喊著說出了戲志才的存在。

這番舉動,正如後世明朝某錢姓高官一樣, 平日裡張口為國為民,閉口文人風骨,真到了關鍵時候,就只是單純的水太涼。

戲志才的大名,在上次謀劃泰山之戰曹仁等人被俘後,太史慈已然知曉。得知此次又是此人在背後暗施陰謀詭計後,太史慈頓時大怒,當即命麾下士卒滿城搜尋戲志才的下落。

但搜查了許久之後, 卻始終一無所獲。

而城門口,戲志才此番帶來的兩千騎兵正在猛烈向城門發起進攻。

當然,是捨棄戰馬步戰攻城。

一般騎兵的規模都是一人雙馬,一匹戰馬馱著物資盔甲兵器,另一匹馬僅在作戰時候才會騎乘,行軍時候一般是由騎兵步行牽著戰馬。

高階騎兵的規模才是一人三馬,一匹作戰之用,一匹馱著物資,另一匹才會用來騎行。

而曹操總共只有五千匹戰馬,所以此次派給戲志才的兩千騎兵,都是一人一馬。平時行軍,都是士卒自己揹負物資,只有關鍵時候才會騎上戰馬衝殺,可謂是丐版中的丐版。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看起來頗為奇特的情況,是因為大部分人對戰馬的耐力都有一個誤區。

就算是傳說中可日行千里的汗血寶馬,爆發力雖然充足,但論起耐力,還是遠遠不如人類的。

沒錯, 就是遠遠不如人類!

不僅僅是戰馬,這世上的萬物生靈,論起耐力,人是毫無疑問且毋庸置疑的第一!

四足大型動物的爆發裡雖然充足,但僅限於一天時間,若是持續間斷奔跑超過一天,就要被人類追趕上來了。

一個人追著一隻四足動物跑,在不考慮作戰能力的情況下,最終被累死的,肯定是動物。

就算是被稱為百獸之王的獅子老虎,也不會有例外!

人之所以被稱之為萬物之靈,從某些方面來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此,若非長途奔襲且有戰馬可以換乘的情況下,在進入戰場之前,騎兵一般不會上馬奔行。只有到了真正需要衝鋒作戰的時候,才會跨上戰馬,來一波收割。

所以,戲志才麾下兩千丐版騎兵,此刻只能化身為步卒,在猛烈的進攻城防。

可惜廣陵城牆足有五丈之高, 其內還有女牆,哪怕僅有五百徐州軍守城,在短時間內,也不是兩千人能攻破的。

而始作俑者戲志才,此時已經站在了這兩千騎兵後方,指揮著這場攻城戰役。

早在上次被張繡一箭射中屁股,死裡逃生後,戲志才痛定思痛,又刻苦研究了林朝這些年的行事風格,最終確定了一個世間至理。

想要謀人,必先存身!

他林子初之所以無往不利,正因為從不把自己身處險境,才能如此從容,且少有敗績。

簡而言之,先苟住再說!

所以在夏侯惇帶人參戰之後,戲志才便開始尋摸著出城的辦法。

說起來也簡單,他早就選定了地方,並且早有命令,等到這兩千騎兵攻城之時,留一百人到指定的地方接自己出城。

廣陵城高五丈,換算成後世的高度,也就是十一米多一點。這一百騎兵每人帶上一包沙土,然後堆積在城牆根下,便只剩了不到三丈的高度。再由十多個士卒登上土堆,伸出雙手,最終成功將戲志才從城牆上接了下來……

嗯,雖然最終還是屁股著地,但戲志才總算有驚無險的出了城。

戲志才此舉並不是準備逃兵,而是儘量先保證自己的安全。

戰事一起,無論自己的關門打狗之策能否成功,自己留在城中都不能為勝利提供任何幫助,反不如出城指揮這兩千騎兵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