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東平郡。

正如諸侯討董的時候一樣,此次袁紹和曹操結盟,準備對徐州動兵之前,也聯絡了一堆大大小小的諸侯。

這些人雖然大部分都是看袁紹旳面子上來的,但他們也打心眼裡認為劉備是潛在的威脅。

無他,皆因這兩年徐州表現出來的實力太強了。而這群諸侯大多在兗州附近,自然切身感受到了威脅。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

儘管劉備從沒有表現出半分進攻意圖,但徐州過於強大的實力,已經讓他們感到了威脅。

不過這也正常,真等徐州好好休養生息幾年,實力空前強大時,林朝也肯定會挨個收拾他們。

與其坐以待斃,那就不如搶先動手!

反正這麼多人一起出兵,不一定輪得到自己跟徐州正面死磕。再說了,去年董卓簒逆,也是號稱實力強大,還不是被我們給剿滅了!

這是與會大部分諸侯的想法。

可能是之前董卓討伐戰進行得過於順利,讓他們生出了一種錯覺——董卓是被他們剿滅的。

事實上,這些人當時除了拖後腿之外,幾乎沒起到任何正面作用。若沒有劉備和袁術,恐怕被剿滅的就是他們了。

人總會選擇性的遺忘對自己不美好的事情,哪怕它就是曾經發生過的事實。

初平二年,五月十七。

曹操在東平郡治所大擺宴席,款待前來會盟的諸侯。

與會之人分別是濟北太守鮑信,陳留太守張邈,河內太守王匡,山陽太守袁遺,豫州刺史兼任濟陰太守孔伷,因路途遙遠而沒有到場的廣陵太守張超,以及現任兗州牧曹操,冀州牧袁紹。

當然,曹操和袁紹的這個兗州牧和冀州牧,是自封的。

眼下任誰都知道朝廷式微,所以自己想當什麼官,直接找同僚替自己上表朝廷就好,甚至不必等朝廷同意,可謂是非常的方便。

可如此方便的推舉制度,自然也就帶來一個問題。

那就是一個官職可能同時會有好幾個人擔任。

就好比現在的豫州刺史,頭上頂著這個頭銜的,足有三個人之多。

原本靈帝劉宏未駕崩時,曾拜黃琬為豫州牧。董卓當政後,又廢掉黃琬的州牧之位,轉而任命孔伷為豫州刺史。

而等到董卓死後,黃琬又被任命為豫州刺史。

袁術佔據豫州後,自然要找藉口將豫州刺史換成自己人。

你董卓是逆賊,那你任命的豫州刺史自然也就不算數了,於是改任自己麾下劉勳為豫州刺史。

三個人都是豫州刺史,三個人都上表過朝廷,三個人名義上也都是朝廷任命……

簡單點說,你我皆諸侯,城頭變幻大王旗。

作為此次會盟最重量級的人物,袁紹當之無愧被推舉成為了盟主。

盟主這個位置,其實一直是袁紹的夢想,之前討董時沒當上,現在當上也不算晚。雖然麾下的小弟個頭小了點,級別實力也低了點,但這並不妨礙他過一把癮。

袁紹高坐主位,望著身下滿堂諸侯,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自從動手謀奪冀州以來,他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糟心,先是文丑在追擊審配的時候被斷一臂,後來渤海郡又被趙雲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了韓猛這一員虎將,連自己的長子都被俘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