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試探(第1/2頁)
章節報錯
廣陵郡,平安縣。
太史慈率軍抵達平安縣後,卻並未立刻往廣陵縣進發,而是就地紮營,準備與徐盛商量一番對策後,再做打算。
“徐將軍,此番進軍, 你我該如何行動?”
軍帳中,太史慈向徐盛問道。
聞言,徐盛遂一抱拳,開口道:“將軍,末將是個粗人,只知領兵衝殺而已。將軍身為此戰主將,想來胸中已有成策, 凡軍令所到之處, 末將必赴湯蹈火, 萬死不辭!”
徐盛素來果敢勇猛,卻不代表他是個頭腦簡單的莽夫。
再加上他與太史慈是第一次合作,並不知曉這位新上司的脾性,故此未敢多言。
可太史慈跟隨了林朝足有一年多的時間,深受其薰陶,別的雖然沒怎麼學會,但拉攏人心的本事卻學了個八成。
見徐盛推脫,太史慈便笑道:“徐將軍何必謙虛,放眼整個徐州,誰人不知徐將軍對主公忠心耿耿,每逢戰事又身先士卒。就連監軍都贊徐將軍忠而勤強,有膽略器用!”
聞言,徐盛眼前頓時一亮。
他自從征討董卓前歸順劉備,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了,雖每戰皆奮勇爭先,甚至多次負傷,只是眼下徐州的精兵猛將實在太多, 導致徐盛仍舊沒什麼存在感。
可監軍是何等人物,居然能記得某,並且還親口誇讚……
一念及此,徐盛心中人忍不住有些激動,不禁脫口而出道:“將軍此言當真?”
“這是自然。”太史慈正色道,“某在監軍身邊擔任護衛一載有餘,深得監軍以仁義教誨,又豈會哄騙將軍?”
這倒也是,他太史子義也沒道理會騙自己。
想著,徐盛便點了點頭,眼中喜色更勝。這種品評性質的誇讚,讓徐盛很是受用。
能得林監軍一句忠而勤強的讚譽,徐盛忽然感覺這近兩年的辛苦拼殺,都是值得的。
眼見徐盛眉開眼笑,太史慈趕緊趁熱打鐵道:“徐將軍,某如今雖為一軍主將,卻是第一次領兵出戰,不懂之處, 還望徐將軍多多指點,某感激不盡。”
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
這世上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人。
徐盛見太史慈如此謙虛, 遂抱拳道:“將軍喚末將表字即可,至於指點二字,末將是萬萬不敢當。此戰末將倒是有些愚見,說出來將軍只當是末將胡言亂語了。”
眼看拉近距離的手段有了效果,太史慈趕緊笑道:“文向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倒不是說太史慈的手段有多高明,其實這世間之事,本就如此簡單。
徐盛一直在軍中廝殺,而太史慈則是林朝的護衛,兩人履歷上本就有很大的差距。徐州人人都清楚,林長史的護衛一旦外放,就算不能獨自統領一軍,也絕對是委以重任。
如此境地下,太史慈又主動示好,徐盛根本不會有拒絕的餘地,所以兩人的關係僅在短短片刻間就開始升溫,以至於達到非常融洽的程度。
徐盛開口道:“將軍,如今泰山郡戰場上如火如荼,咱們手頭卻只有五千兵馬,意在防備廣陵太守張超。以末將之愚見,與其固守防禦,倒不如主動進軍。若能一舉拿下張超,佔據廣陵郡,則後方無憂。”
聞言,太史慈點了點頭,他也是這個意思。
此次自己的任務,最低要求是不能讓張超偷襲徐州腹地,可若是能一舉擒拿張超,則更為穩妥。
太史慈再次開口問道:“那文向以為,如何進軍為妥?張超其人若已歸附曹袁,又豈肯束手就擒!”
“張超自是不肯束手就擒的,所以才需要提前試探一番。”徐盛答道,“末將以為,眼下張超既然還沒公然舉起反旗,當先派人先入城告知張超,將軍手持監軍軍令大可直接入城。但凡大軍入得城中,便可趁其不備一舉擒拿,永除後患。”
徐盛的這番想法,著實與戲志才不謀而合,區別在於戲志才已經率先下手控制了張超。
“若是張超不肯讓咱們進城呢?”太史慈又開口問道。
“那就向他傳遞主公鈞命,邀他城外相見,再趁勢一舉擒拿。”徐盛開口道,“若是張超連出城都不肯,那便坐實其有反意,將軍便可派兵堵住廣陵縣前往徐州腹地的要道,將其困在廣陵。”
徐盛這番策略,簡單點說就是先試探,再擒拿,若兩者都不行,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完成與張超對峙的最低要求。
作為側翼戰場,徐盛知道,此番不求大破敵軍,只求不給正面戰場增加壓力,便是大功一件。
“好,便依文向之言行事!”
太史慈也不是不知輕重之人,此次是自己第一次領兵出戰,他雖然極度渴望勝利,卻也明白要穩妥行事。
……
兩日後,一封來自林朝的軍令,被太史慈派人送進了廣陵縣中,被張超當著戲志才的面開啟。
看見上面的內容後,戲志才頓時冷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