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從渤海郡北上薊縣,林朝此行倒也不是一無所獲。

除了準備說服公孫瓚的說辭之外,林朝也在一路觀察沿途百姓的生活狀況。幸福指數什麼的就不必提了,只看百姓能否吃飽穿暖。

有衣穿,有飯吃,這是生存最低的要求,如今卻是幽州百姓最高的企盼。

有道是兵過如梳, 匪過如篦。

諸侯們要積蓄實力,供養軍隊來保持戰力,繼而爭霸天下。

士族老爺們要擴大財富,享受生活,最好能與當地最大的諸侯達成合作。

而這些最底層的百姓黔首,卻壓根無人關心他們的死活。

或者說, 他們的死活從來不被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們所關心。

州牧這個官職, 如今可以算得上是大漢權利最大的職位。

但‘牧’這個字, 卻頗有講究。

牧,自然是放牧之意。

百姓家牧得是牛羊,那州牧牧得是誰?

還不是這些百姓!

在世家老爺們眼中,他們壓根沒有將百姓看作是與他們同等的生命,而是放牧管束的物件。

若非人丁不夠打仗勞作所需,他們又豈會管百姓的死活?

權力的遊戲很驚險,也很刺激,但卻是最上層那一小撮人才有資格玩的。縱觀數千年的華夏文明史,百姓何曾出現過朝堂之上?

對此,林朝表示無奈,卻也只能承認這是事實。

但這個如今存在的普遍現象,卻不代表它是正確的。

正如後世常有人說,你看別人如何如何……

別人都這麼做,就能代表這是對的?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只是這條變革之路太過漫長,漫長到根本看不到盡頭,漫長到足以使人絕望。

但……儘管自己這輩子絕對不可能達到那一步,林朝還是願意一步步向前進發。

一代人總有一代人該做的事情, 也有該完成的使命。

有些夢,看似遙不可及, 卻不是放棄的藉口。

至於自己死後,有沒有人會承襲自己的遺志,繼續將這條路走下去,林朝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手中再大的權力,也只有自己活著的時候才有用。

至於死後,那便真的管不著了。

這正如在黑夜中奮力前行,不是知道黎明終會到來才繼續走下去,而是隻有繼續走下去,才有可能看到黎明日出的那一刻。

雖未必能至,然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