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王公節全軍覆沒!”

無鹽縣中,袁紹聽到訊息傳來之時,整個人被震驚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王匡麾下,可是足足有兩萬大軍啊!

那個林子煦就算再厲害,王匡你打不過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吧。

而且居然連自己都賠進去了!

初戰大敗,袁紹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恰逢這幾日他也收到了冀州的求援信, 信中逢紀一再請求袁紹增兵支援,說是徐州方面已經增兵,趙雲的攻勢漸猛,快要撐不住了。

恰逢冀州危局,泰山又遭慘敗,袁紹身為盟主, 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

旁邊,許攸拱手道:“主公,王公節全軍覆沒的訊息, 頃刻間便會傳遍諸侯,屆時軍心不穩,士氣跌落,聯盟恐有分崩離析之險啊!”

眼下還未正式開打,便折了一路諸侯,其餘眾諸侯必然心有疑慮。

有道是錦上添花者眾,雪中送炭者寡。

一旦初戰不利的訊息傳出去之後,袁紹若不採取措施,這些現在對他言聽計從的小弟,到時候不倒向劉備那邊已經算好的了。

袁紹明白這個道理,卻無法解決,畢竟這訊息也瞞不住啊!

“子遠,你說眼下該怎麼辦?”

作為自己的心腹,袁紹對許攸的信重自然不用多說。

見袁紹問計於自己,許攸思索片刻,便開口道:“為今之計, 主公不妨先隱瞞訊息,再派遣一位諸侯為先鋒進攻魯縣, 試探徐州戰力究竟幾何。反正眼下夏收已過,糧草已繼續完畢,大軍隨時能東進泰山,征伐劉備。”

聞言,袁紹不由得點了點頭。

王匡此戰敗得著實太過離奇,甚至令人難以理解。再派一位諸侯出戰也好,可藉機看看究竟是徐州軍太強,還是王匡太弱。

自己則率大軍在後緩緩跟進,如此可保無虞。

“好,便依子遠所……”

袁紹答應的話還沒說完,旁邊就想起了一個聲音。

“主公,此計萬萬不可!”

袁紹扭頭看去,發言者正是最近新歸投的辛評。

辛評和弟弟辛毗,皆是潁川名士,且胸懷大志,又見識卓絕。

特別是辛評,為人率直清正,雖不像田豐和審配那般頭鐵, 卻也不是輕易與人同流合汙之人。

兄弟二人在韓馥處一直不受重視, 等到韓馥死後,便順理成章得歸順了袁紹。

不得不說,四世三公的名頭確實好用。

因為汝南袁氏是如今天下世家的代言人,在利益一致的情況下,這些出身世家的人才很容易便被袁紹招攬入麾下。

“仲治有何高見?”

袁紹見辛評開口,便笑著問道。

辛評站起來拱手道:“主公,劉玄德乃當世梟雄,麾下精兵猛將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又有百年未見之才林子初,王佐之才荀文若等人為其謀劃,實在不可輕敵!”

耳聽得辛評將劉備一通誇讚,袁紹雖然知道這是實情,卻也皺起了眉頭。

“仲治啊,劉玄德之能,某豈不知。而今咱們議論的是如何應對眼前之戰局,不知仲治何以教我?”

見袁紹有些不耐煩,辛評也不著急,繼續說道:“主公明鑑,正因劉玄德勢大,咱們才更要廣結諸侯治之力,如此才能有勝算。

以在下之愚見,勝敗乃兵家常事,主公當召集諸侯,闡明前線戰況。繼而親統大軍進發泰山,如此諸侯必然景從,眾志成城之下,破徐州易如反掌!”

辛評的意思表達的很清楚,你要是隱瞞訊息,等諸侯發覺之後,必然人心離散。

可若是直接告訴諸侯們王匡戰敗的訊息,就算一時人心不穩,但只要咱們以身作則,率先進兵與劉備開戰,這些諸侯絕對還會願意鼎力相助。

袁紹一聽,頓時覺得辛評所言更有道理。

以陰謀者,必然不能久持,反倒不如堂堂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