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總有著形形色色的慾望,而這些慾望一旦得到滿足,又會產生新的慾望。

這其中有私慾,也有所謂的公理。

小到口腹之慾,大到青史留名,不管是否對這個世界起到積極的作用,這都是個人慾望的體現。

甚至各種慾望都實現了之後, 有些人便開始琢磨起了一些不可能得到的東西。

比如……身後事。

這些人生前極盡榮華,自然不想死後孤零零的成為遊魂野鬼。

所以古來帝王將相,都會在陵墓上下功夫,不過是找活人殉葬也好,還是帶些金銀財寶下葬也罷,都是在為身後事打算。

可總有那些一些人還不滿意,生怕後世人忘了自己,便想著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事蹟。

可青史留名這條路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能在上面蹭上一筆半句,已是天大幸事,又怎麼可能長篇記敘自己呢。

於是,這些小機靈鬼換了個思路,發明了一樣東西——墓碑。

碑這種東西最早的用途,其實是為了記敘某件大事。而這些人卻拿來記錄自己的生平,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清奇的思路。

墓碑由子孫後代立下,偌大一塊石板,總能將自己的生平事無鉅細記錄下來了吧!

如此,只要自己這一脈香火不絕,便總有後人會記得自己,豈不美哉!

所以自西漢末期出現墓碑以來,東漢便繼續發揚光大, 立碑之舉蔚然成風。先是達官貴族,王侯將相,最後直到民間的有錢富商死後,也會立碑。

畢竟這玩意禮法沒有規定,朝廷也沒有禁止,無論什麼人都能來一發。

演變到了漢末,甚至已經有了無碑不成墳的趨勢。

而林朝等人進入村口後,所見到的,正是一塊斑駁的石碑,已經被打造成了墓碑的樣式。

若單單一塊墓碑,絕不足以引起林朝等人的驚詫,關鍵是墓碑後面的場景,令林朝通體一涼,心中隱隱有些刺痛。

這個村落不大,整體看上去也就一百多戶人家。

但是今夜,每一戶人家幾乎都有微弱的燈光,甚至十之八九都有低沉的哭聲傳來,且門口都掛著白布。

人死為大,所以辦喪事有著極為嚴格的程式, 但那是對公卿世家而言。

家徒四壁的普通人家若死了人, 門口掛上一塊白布, 就算是辦喪事的證明。

可……全村人一起辦喪事……

這等景象,林朝還是第一次見!

房屋中傳出的哭聲,也是有氣無力,令人聞之心哀。

再看眼前的墓碑,規格比普通墓碑大了將近一倍,上面也佈滿了裂痕,邊角處倒是有最近打磨的新鮮痕跡,讓人有些不解。

按理說,若是要立墓碑,肯定用不到這麼大的。

而且墓碑大多是新的,而不像眼前這塊,明顯有風吹日曬的痕跡,但有些邊角處又有新鮮打磨的痕跡。

眼前的墓碑,耳邊的哭聲,以及滿村房屋中的光亮,交織成一幅怪異且淒涼的場景,讓林朝緊緊皺起了眉頭。

四下望了望,卻因天黑而無人路過,想找人詢問一番也做不到。

林朝沉吟片刻,指著墓碑向眾人開口說道:“你們可有人知道,這是何物?”

聞言,所有人都搖了搖頭。甚至飽學之士陳登,也皺著眉頭沉默了,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叔父,某知道。”

人群中,關平舉著手大聲應道。

“哦,坦之你知道?”

別人都不知道的問題關平卻知道,這是林朝沒有想到的。

“這是自然。”關平滿臉自通道,“叔父,小侄以前跟孃親住在解良老家時,曾見過幾次類似的石碑,所以知道。”

林朝點了點頭:“那你且說來聽聽。”

谷晇

關平一指石碑道:“叔父,這是一塊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