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撫民以生(第1/3頁)
章節報錯
離開般陽後,關於趙雲北上冀州的戰事,林朝沒有再發表任何意見觀點,甚至好像將此事完全拋諸腦後了一般,讓隨行的太史慈大感驚訝。
“監軍,北邊的事兒,您就這麼不管了?”
太史慈遲疑良久,終究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子義, 你說的是冀州?”林朝問道。
太史慈點了點頭。
“你說某不管,可某卻想問問你,該怎麼管,為何管,如何管?”
林朝的一問三連,直接把太史慈整的神情恍惚。
一直以來徐州的軍事行動, 不管明面上是何人掛帥,但背地裡都是林朝在操盤全域性。因而此次出征冀州, 慣性使然的太史慈以為,林朝肯定會有後手,來保證萬無一失。
可他沒想到,林監軍居然這麼光棍,直接放手不管了。
大概看出了太史慈的心思,林朝搖頭一笑道:“子義,莫說你現在還是某的護衛,即便是將來有機會獨掌一軍,也要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文遠之略,當世罕有,而子龍更是智勇雙全。更兼有奉孝、公達、文和等人在旁輔佐,某去與不去,區別並不大。他們若不行, 某親自上陣也是無用。
再者,將來攻伐天下, 總不能靠某一人施為。縱然某能助玄德公謀取天下,再將來治理天下、抗擊虜寇之時,還不是要靠現在的徐州群臣。
人力有盡時,天地無虛歸。
這世上少了誰都行,因此不必過於憂慮,咱們靜觀其變即可。”
此行,林朝已經將能謀算的地方全都安排明白了,若再有意外發生,那就是天意,倒也不必過於憂慮。再者,世上哪有萬無一失的行動。
更何況當初自己辛辛苦苦賺……招攬這些人入徐州,不就是盼望著自己能划水清閒一會嘛。
聞言,太史慈頓時皺眉苦思起來。
林朝的這番話,的確與他一貫的認知不同。
在這個英雄史觀極其濃厚的時代,大家都想著人定勝天,都認為自己才是主角,雖然不知道哪來的勇氣,但所有人都像是中了魔咒一樣,往這個方向瘋狂努力著。
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沒問題。但堂而皇之的划水,太史慈感到不能理解。儘管林監軍說得很有道理的樣子。
見太史慈一時不能領悟,林朝也不急,只是踮起腳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滿含鼓勵之色。
“子義,你能力不差,勇武更是當世罕有,什麼時候能悟通這個道理,便可獨掌一軍了。”
聞言,太史慈目光一愣,便極為鄭重地衝林朝一抱拳。
以林朝現在的身份,能說出這句話,幾乎等同於對他的承諾。
“走吧,眼下緊要之事,不在北邊,而在裡邊。”林朝繼續笑道,“徐州新政實施,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某也該找個時候去民間看看成果了。”
說著,林朝抬頭看了看天色。
初春的第一場雨已經過去,眼下春分已過,正是陽光明媚,天色漸暖之時,距離下一個梅雨時節,還有一段日子。
草長鶯飛二月天,正是旅遊……額不,正是巡視各處的大好日子!
太史慈卻又有不解:“監軍,內府初立,入府四位先生皆大才,新政自該由他們主持,成果也該由他們向監軍彙報,為何監軍還要走訪民間,難道監軍認為四位先生不能稱職?”
林朝再次搖頭道:“非也,所謂新政,最初乃徐州群臣公議的結果,非某一人獨斷。新政的種種舉措,起於廟堂,而落點還是要去到百姓身上。
某方才已經說過,人力有盡時。某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內府四人也不可能。子義你認為,我們這些整日高居廟堂之上的人,有沒有可能會被下面的人矇蔽?而新政,會不會逐漸成為某些人獲取私利的藉口。
若如此,那可真就成了助紂為虐,罪莫大焉!”
聽了林朝的解釋,太史慈終於明白了林朝的意思,同時一抱拳道:“監軍遠慮,末將佩服!”
其實這番話,把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民心!
當初林朝設立順天府,就是為了體察民心,體會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