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九品官人法(第1/4頁)
章節報錯
但林朝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神情舒緩了一些。
所謂恩威並施,分寸的拿捏必須得極為細緻才行。
一味仁義,會讓別人認為你軟弱。
一味威懾,會讓別人覺得你殘暴。
眼下威已經施完了,是時候加恩了。
世家門閥作為這個時代最大的一股勢力,不給點甜頭,是不行的。
這一點,早在林朝舉起屠刀的那一刻,就已經想好了。
這一巴掌打得世家很疼,那接下來的甜棗,就得多給兩顆。
所以,在徐州百官恐懼而又充滿仇恨的目光中,林朝向劉備一拱手,開口道:“玄德公,朝以為當在我徐州境內,推行九品官人法。”
眾人:“???”
聽這語氣,林子初這狗東西要玩一票大的啊!
但凡說是某某法,並且要推行全徐州,而且是在這種公眾場合提出來,明顯就是一種新政。
新政沒問題,可……
眾人看了看林朝腳下還在冒著熱氣的人頭,以及還在奔流不止的鮮血……
這個時機也太不恰當了吧。
但林朝既然已經提出來了,劉備只得開口問道:“子初,何謂九品官人法?”
聞言,林朝微微一笑,開始向眾人解釋起了九品官人法的詳細制度。
九品官人法,又稱九品中正制。在原本歷史上,由陳群提出,併為曹丕採納,是一種選拔官吏的制度。
東漢的官吏選拔制度名叫察舉制,先由各州郡長官選拔出來人才,名叫孝廉,亦稱舉孝廉。
這些孝廉被推舉出來後,必須要到京師接受考核,然後會任命一個郎官的虛銜。
也就是說,從這時候開始,你就是大漢的後備官員了,以後但凡有缺,朝廷肯定會優先考慮你。
想加入官員老爺們的行列,這是比較正常的渠道。
既然有正常渠道,就有不正常的渠道。
大漢的地方官權力相當大,類似州郡級別的長官,幾乎可以自行招募屬官。這些屬官只對擢拔他們的人負責,並不需要對大漢朝廷負責,而且朝廷也不會把他們當成真正的官員。
嗯……但是朝廷得負責這些屬官的俸祿問題!
如劉備現在身為太尉,有開府之權。那整個太尉府的官員,就是劉備的私人幕僚。雖然由朝廷發放俸祿,卻只需要對劉備負責即可。
透過這些手段升遷上來的,雖然說不上倖進,但跟舉孝廉的含金量比,必然是大大不如的。
察舉制幹掉了世官制,在大漢實行了一百多年後,也終究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敗的道路。
世家、豪門、鄉黨聚在一起,玩了一出多人運動。
清晨醒來後,他們宣佈:這大漢的官姓什麼,以後我們說得算。
關於這點,從當年林朝在中山賣孝廉名額的時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察舉制在它無法保證公平的時候,就已經不乾淨了。只要你家裡地位高,手裡有錢,舉個孝廉就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