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1/3頁)
章節報錯
西平縣城樓上。
呂布憂心忡忡地向下望去,張遼的數萬大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攻城。
雖然呂布不講信義,到處認義父,殺義父,但這並不妨礙他認為自己是個優秀將領。
可是……城下的張遼著實也太難纏了點。
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呂布自恃勇武,並沒有選擇據城而守,而是出城與張遼打了幾仗,企圖阻敵於南陽邊境之外。
結果卻是毫無意外的慘敗。
袁術統治的基本盤依舊是世家,尤其是在徐州制定了諸多限制世家的政令後。這些做慣了人上人的老爺們,自然不甘心與泥腿子同臺競技,便四散奔逃,大部分投入了術爸爸的懷抱。
在這種大的環境下,呂布麾下計程車卒雖然也稱得上精銳,但你很難說這些士卒對袁術這個梁王有歸屬感。
反正一出生就是牛馬,左右都是為上面的老爺們賣命,士卒的戰鬥力自然比不上有上升通道的徐州大軍。
更何況如今天下局勢幾乎明朗,關羽在豫州屢戰屢勝,也對南陽的袁軍造成了士氣上的打擊。
眼看無法戰勝張遼軍,呂布便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領——帶頭衝鋒,激勵麾下士氣,希望藉此扭轉戰局。
然後,他就被張遼和黃忠聯手一頓勐錘。
張遼的武藝呂布清楚,比自己弱得有限,但這個黃忠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實力比之張遼,居然毫不遜色!
劉備到底從哪弄來這麼多怪物?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呂布年歲已大,體能早已開始走下坡路,比之巔峰時期弱了何止一籌。
元嘉元年出生的呂布,如今已年過五旬,僅比黃忠小了一兩歲而已,早已不再是當年所向睥睨的無雙飛將。
被張遼黃忠一頓勐錘不說,撤退時還被黃忠一箭射中了屁股,如今才剛剛痊癒。
眼看城下朝廷大軍不斷湧上城樓,甚至連呂布這些日子擴建的城牆都幾乎崩裂,呂布只得加緊命令士卒上前死戰,甚至自己親披戰甲短兵接戰,這才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開戰兩個時辰有餘,城下終於傳來了撤退的號角聲。
至此,呂布才堪堪鬆了口氣,遂將目光望向城下敵軍大纛處。
在那裡,正站著他昔日舊友張遼。
此刻的張遼,在攻城戰結束之後,竟策馬走到了城下,目光注視著城樓上有些狼狽的呂布。
“文遠,何必苦苦相逼!”
城樓上,呂布大呼道。
張遼正色答道:“奉先,非是某不能容你,只是身受天子詔命,討伐國賊袁術,不得不如此。”
這一番公式化的對答,讓城上的呂布很不滿意。
亂世爭雄,靠得是實力,你跟我扯什麼道義,我呂奉先從來不信這個!
“文遠,昔年你我與公義三人在幷州並肩抗擊胡虜,如今卻兵戎相見,當真是造化弄人。”
這番話雖是呂布有感而發,但卻恰好擊中了張遼的軟肋。
遙想年少時,三人同在邊地為吏,一同抗擊南下劫掠的胡人,多少次並肩作戰,出生入死,又怎能輕易忘卻。
只是你呂奉先萬不該背信棄義,背刺丁原而投入董賊麾下。
對於丁原的死,張遼心中並無多少感傷。
他是土生土長的雁門人,而丁原出任幷州刺史攏共不到1一年的時間,張遼與他只有主從名分,並沒有多深厚的情誼。
只是你呂布這麼做,終究道義有虧,為天下人所不恥。
可念著舊日情誼,也念著自己身上的任務,張遼還是決定給呂布一個機會。
“奉先,昔日你我也算情同手足,如今某亦不忍兵戎相見。只要你倒戈卸甲,以禮來降,某願以身家性命保你無恙,且不失封侯之位!”
兩軍陣前,眾目睽睽之下,張遼能說出這番話自然需要莫大的勇氣。因為他無法反悔,更需要承擔後面有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後果,連旁邊的黃忠和沮授都聽得眉頭直皺。
張將軍此舉,卻是有些莽撞了。
可張遼越是真誠,呂布就越是沒辦法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