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2/4頁)
章節報錯
回過神來後,趙雲馬上抱拳道:“監軍,塞萬蠻夷近百萬,男子過車輪以上者足有數十萬,難道要將他們全部斬殺?那可是數十萬條人命啊!
此法過於殘暴,恕末將無法苟同。”
所以我才不用你啊!
林朝臉上露出一絲無奈,道德底線太高的人,就是有這樣的麻煩。
不過林朝在很久之前就想過這個問題,當下便開口笑道:“子龍,某且問你,蠻夷……算人嗎?”
聞言,趙雲渾身一顫,目光中滿是混沌。
關羽滿臉疑惑道:“蠻夷……不能算人?”
“這是自然。”林朝滿臉理所應當道,“何謂人?禮義廉恥也。先賢有云: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一國尚且如此,何況人乎?
再看那些蠻夷,茹毛飲血,鮮廉寡恥,如何稱之為人?
某欲教化其心,必先征伐其身,對這些蠻夷而言,也算是天大的恩賜。”
趙雲搖頭嘆息道:“可……終究是數十萬條性命……”
“子龍之言,某以為不妥。自古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天理昭昭,報應迴圈。”林朝笑道,“你去邊地問問那些每年受蠻夷屠戮殘殺的百姓,問問他們想不想向蠻夷復仇?應不應該將蠻夷趕盡殺絕?
咱們身處中原腹地,又有何資格替苦主決定懲處蠻夷的方式?”
聽完這句話後,趙雲徹底沉默了,在也無話可說。
半晌,關羽嘆了口氣,衝林朝躬身一禮道:“好個以直報怨……多謝子初解惑,但此等倚強凌弱之事,某不為也。此次北征,某便不參與了。”
趙雲也跟著點了點頭。
他們無法反駁林朝的做法,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參與這場屠戮。
也正因此次北征以屠殺為主,林朝才會任用一些遍地出身的將領,諸如張遼、高順等人。
他們自幼與蠻夷有深仇大恨,在關羽、趙雲眼中的滅絕之策,在他們眼中卻是天經地義的復仇行徑,實行起來也不會有心理負擔。
說實話,關羽和趙雲的確是林朝心中分量最重的將領,因為他們在為將方面,幾乎做到了完美的程度。
關羽傲上而不欺下,恃強而不凌弱,重能力而不看出身。對於麾下士卒,更是做到了愛兵如子的程度。
在原本歷史上,整場襄樊之戰下來,關羽的打法都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行徑。
相比於曹仁屠戮宛城,在孫柯基背棄盟約的危急情況下,關羽面對天下群雄的組合進攻,也是從容應對。
既沒有殺俘,也沒有虐降,真正做到了私德無虧,縱然最後不幸身殞,卻足可名垂青史!
所以關羽不僅是大忠大勇,更有大仁大義!
趙雲就更不用多說了,統率能力雖然比關羽差了些,但在其他方面,比關羽還要更加恪守道德底線,不然也不會成為演義中完美將領的化身。
讓這樣的人去執行滅絕之計,不僅不好用,對他們更是一種侮辱。
眼看關羽而趙雲都沒了意見,劉備便開口道:“子初,三路大軍分兵北上,卻不能無人都督。孤之意,請你持節坐鎮北疆,統合排程,主掌此次北征一切事宜。”
這次林朝沒有再推辭,而是直接起身拱手道:“臣,遵命!”
聞言劉備大笑,隨即從身後取出了懸掛的斧鉞:“子初,今日孤便將斧鉞重新賜予你,一如七年之前,今後四州軍政,皆參決之。”
斧鉞畢竟是天子之物,林朝當即便跪了下去,雙手舉過頭頂,這才從劉備手中接過斧鉞。
接過斧鉞之後,劉備又笑道:“子初,國相之位雖重要,但終究只是秩二千石的官職,不好統率百官。待孤上書一封,為你加官進爵,如此也能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