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死,就得有人活,林朝總不能一棍子打翻所有世家。

只要他們肯接受世家百姓一體交租的新政,他們的死活對於林朝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甚至其中的有才之人,還是可以任用的。

最典型的,便是昨日在政務堂當場反水,背刺世家的急先鋒陸駿,這傢伙就沒有在發配徙邊的名單上。

究其原因,陸氏是吳郡大族,雖然人丁一直不怎麼興旺,但勢力財富可一點都不次於河內司馬氏,以及太原王氏這種級別的世家。

而現在的吳郡,更是屬於沒人管控的狀態。

陸駿之所有千里迢迢趕來徐州,無非是見劉備擊敗了袁紹、曹操,大有一統天下之勢,所以提前下注。

只是他在郯縣並無關係,為了能夠佔據一席之地,便與王允達成了合作。

從利益結構上來說,他壓根沒有必要站在林朝的對立面,只是被裹挾的一員而已。

當然,除了他及時倒戈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長子是陸遜。

出生於光和五年的陸遜,如今正好十歲,僅僅比諸葛亮小了兩歲而已,若悉心培養一番,將來必能能成為徐州集團下一代的中流砥柱。

世間大多是兒子繼承老爹的遺澤,如今陸駿卻沾了兒子的光,倒也罕見。

除了陸駿之外,還有些和他境遇差不多的人才,林朝也沒有選擇剷除。

比如河東賈氏的賈逵。此番外放賑災,由賈逵負責的郡縣,可謂是把撫民以生這四個字做到了極致,連崔琰都對其讚不絕口。

而根據金牌臥底羊衜傳來的情報,賈逵本人對那些世家並不感冒,之所以選擇依附,只是想借機躋身徐州政壇,從而建功立業。

既有能耐,又肯辦實事,這種人自然可以留用。

比如太原郭氏的郭縕,潁川杜氏的杜襲,山陽李氏的李乾、李典等人,情況大致與賈逵類似,便也都免去了一死,留下任用。

至於潁川陳氏的陳群,從一開始就是就荀彧的人,性質和羊衜類似,都是臥底在世家中的暗棋。

荀彧雖然是謙謙君子,但不代表他是傻子,自然從一開始就想好了如何反制。但隨著林朝的計劃一步步施展,這枚暗子也就沒有用上。

至於這些人的處置……

庭院中,以賈逵為首的一眾世家全都默然無語,等待著林朝的判決。

而書房中,林朝正在與田豐、崔琰等人商討著新政之事。

崔琰開口道:“子初,內府今早便下發了政令。但某以為此事不可操之過急,當徐徐圖之。”

“如何徐徐圖之?”

“自然是一郡一郡的推行,先在徐州境內選幾個郡國推行,若有成效,再逐漸擴散至兗州、冀州,最後才是青州。”

聞言,林朝點了點頭。

“師兄此言,倒是老成謀國之言。既如此,那便先在東海、琅琊、下邳三郡推行。負責推行新政之人選,你們可有眉目?”

崔琰答道:“都察院此番以右都御史臧子源為首,再加派十二名侍御史,全程負責監督此事。”

田豐也答道:“戶部人手不多,但也能派出五十名官吏負責此事。”

新政是個大工程,就算是這種陣容,林朝還覺得有些不夠,不過先在三郡之內施行,倒也應該能完成任務。

想著,林朝便看向了旁邊的陳登與辛毗,開口笑道:“元龍,賈文和如今未歸,此番便由你統領順天府,一併促成此事,某會派佐治輔助你成事。”

“遵命!”

陳登和辛毗連忙拱手應道。

說著林朝站了起來,衝眾人笑道:“至於具體事務,除了戶部與都察院之外,門外的那些人,倒是不妨當做一柄利刃。”

聞言,田豐不禁笑罵道:“林子初,你倒是陰損得緊!”

林朝攤手道:“元皓可莫要胡言亂語,某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子義,你去告訴外面那些人,想要活命,便去各地給某推行新政。若做得好,不僅前番之事一筆勾銷,今後更能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