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劉備年少時,也是鄉里有名的豪俠,因為人義氣而甚得眾心,導致附近十里八鄉的少年都爭相投奔。

對於這些慕名而來投奔自己的小弟,劉備自然很高興,不僅欣而納之,更是好酒好肉款待。

可劉備終究家道中落,供這些人吃喝也不容易,時間一長,經濟上便有些捉襟見肘。

當時大漢的吏治已經極度腐壞,鄉民也大多受盜賊襲擾,劉備索性便將那些投奔自己的人組成了一支隊伍,自發守衛鄉里。

嗯,這種工作還有一個學名,那就叫收保護費。

可劉備既收錢,也辦事。在他的保護下,所在縣城的治安的確好了很多,所以這錢他也就收得心安理得。

簡雍便是在這時候,與那些少年子弟一同投奔到劉備麾下。

之後蘇雙、張世平這兩個中山大商得知了劉備的名聲之後,花重金請他保護商隊。

後來在一次極其重要的護衛路程中,蘇雙、張世平的財貨引起了幽州一股流寇的覬覦。

流寇率眾率眾突襲商隊,劉備帶著小弟拼死搏殺,雖然最終成功擊退了流寇,但麾下卻死傷慘重。

等到財貨運到地方,結算工錢時,劉備卻向蘇雙和張世平將價碼提高了足足三倍有餘。

對此簡雍以為不妥,畢竟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價錢早就談好,雖然損失了諸多兄弟,但這不是坐地起價的理由。

當時還是少年心性,脾氣暴躁的劉備自然不依。

相比於對僱主負責,他認為自己更應該對那些戰死的小弟負責。沒有錢,他拿什麼撫須那些人的身後事?

簡雍苦勸不住,但蘇雙和張世平卻被劉備的義氣所感動,不僅多給了劉備工錢,更是將五十匹良馬贈與劉備。

得此厚賞,簡雍自然對兩位大商連連感謝,但劉備卻表示這些是自己應得的。

隨後劉備便帶著簡雍北上幽州,將戰馬全部賣掉換成錢財,用於撫須那些戰死的小弟的家眷。

當時劉備自然不覺得自己有錯,可後來回想此事,劉備多次對簡雍感嘆當初是自己魯莽了,幸虧蘇雙和張世平大度,沒有跟自己計較,不然可就難看了。

如今又聽到簡雍提起此事,劉備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有些怪異,那是一種昔日荒唐事被揭穿的羞赧。

“那時某年少輕狂,自是做了些錯事,憲和又何必舊事重提。”

面對神情窘迫的劉備,簡雍卻笑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主公又何必在意?不過當年主公那句話說得好,雍一貫深以為然。”

“哪句話?”

劉備疑惑道。

“此吾應得之物,自是當仁不讓!”

這句話平平常常,但在劉備聽來,卻不亞於一記驚雷在耳邊響起,震得他久久才回過神來。

“憲和以為,某此時稱王正當時宜?”

簡雍拱手道:“不錯,主公曾立志匡扶漢室,以天下蒼生為己任。難道不知名正方能言順?”

許多事,都是在其位才能謀其政,不然不僅麾下不會信服,即便這天下人也難以認可。

不管你劉備想濟世安民,還是想登臨高位,亦或是求千古留名,都得先做到那個位置上才能成事。

這就是簡雍的看法。

劉備沉默半晌,才終於點了點頭道:“某明白了,憲和你稍時便去告訴子初,稱王之事……就勞煩他一手操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