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

書房中,面對荀彧等人的質問,林朝卻面色平靜,泰然自若。

林朝不是要對付世家,而是要解決這天下的頑疾。世家掌握了太多不屬於他們的資源,自然也就成了林朝首先要剷除的物件。

天下就這麼多土地,就這麼財富資源,你世家大族佔得多了,留給百姓的生存空間自然也就少了。

少一點無所謂,可如今的情況是太少了。

少到百姓無以為生的地步,動亂起義也就跟著爆發,王朝便也隨之迎來終結。

昔年的黃巾起義如此,後來的各地叛亂亦如此。

雖然能派兵鎮壓,但終究解決不了問題。

百姓沒飯吃,自然會再度反叛……不,或許不能稱之為反叛,還是用起義來描述更為確切。

百姓只想求活,他們又有什麼錯?

華夏大地上的子民,向來是一群最為淳樸溫順的人。

但凡有一口飯吃,能活得下去,他們就不會生事。對於重重困境挫折,甚至是面對朝廷的剝削壓榨,他們都逆來順受。

忍一忍,事情就過去了。

未來總是充滿希望的!

這是數千年以來養成的習慣,更是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溫良秉性。

百姓覺得這樣沒問題,朝廷也覺得這樣沒問題,世家大族更是覺得理所當然。

但……林朝覺得有問題,而且是很有問題!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便是對的嗎?

林朝正是要藉著今夜的事件告訴百姓,告訴世家,告訴天下人,這樣做是錯的,而且是大錯特錯!

總不能誰老實,就一直欺負誰吧。

這就叫……不公平!

林朝想要告訴百姓,他們完全可以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東西!

林朝想要告訴世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林朝想要告訴天下,這世間最值得,也最應該敬畏的是民心!

欠債還錢,殺人償命,自古皆然!

這道理比海深,比天大!

那些人不給百姓留活路,百姓自然也不應該給他們留活路。

這就叫還報有憑!

望著書房中沉默的眾人,林朝忽然開口笑道:“怎麼,諸位都沒話說了?”

荀彧搖了搖頭,嘆息道:“子初,某知你心繫國計民生,也明白世家之害,但此番四刀齊下,是不是太狠了點。事情總要輕重緩急,太急切恐難以成事。”

“不,文若說錯了。”林朝搖了搖頭道,“非但不急切,某甚至感覺有些慢了。如今這個時候,正是最合適的時機。若是錯過,以後可就難了。”

之前只有徐州這麼一塊地盤,凡事可以親力親為,確保不出差錯。如今地盤猛然增大數倍,對應的執政機構也開始龐大起來。

官吏多了,人心也就不可避免的分散,而且這個現象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愈發嚴重。

真要等到平定了天下,徐州集團內部也早分成了好幾股勢力,且牽一髮而動全身。

屆時就算劉備親自出手,也難以將這四策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