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上蒼何其不公(第2/5頁)
章節報錯
聞言,田豐的臉色馬上就變了。
“林子初,你可別亂來。郯縣如今是咱們的根基之地,絕非昔年真定可比,你若亂來,勢必使群臣離心離德!”
“田元皓,你把某想成什麼人了!”林朝明白了田豐的擔憂,急忙解釋道,“這次是真的借糧,有借有還的那種。”
可田豐眼中的目光,分明充滿了質疑。
你林子初借東西還有歸還的時候?
真的嗎,某不信!
林朝好不容易才止住想給田豐臉上來兩拳的衝動,耐著性子繼續解釋道:“如今咱們徐州也算家大業大,若非這兩年都在打仗,在新政的施行下,縱然有些許天災,也不會生出如此多的流民,元皓以為然否?”
聞言田豐點了點頭,承認林朝說得是實情。
“既如此,不妨以州府之名義,向城中大戶借貸一些錢糧,每張借據都由某親自用印,並付於他們一些利息。”
此舉正是以徐州的信用作保,讓大戶放心把錢拿出來。
若非要類比,大概和後世的國債有些相似。
“以州府名義借貸倒是沒問題,只是為何要給他們利息?”
一提到錢,田豐向來是敏感且吝嗇的。
林朝攤手笑道:“不給利息,誰肯借錢糧給咱們?放心,利息不會太高,咱們也不會吃虧的。”
“此言何解?”田豐疑惑道。
“得了錢糧,發放也得講究個方法。”林朝開口笑道,“這些百姓集中安置在一起,若整日白吃白喝,時間一長自會生亂,倒不如等雪停了之後,便讓他們去造橋鋪路,興修水利,也算是提前服徭役了。等明年郯縣乃至整個徐州徵發徭役之時,便可用錢糧抵扣,如此非但不會虧本,反而會小賺一筆。”
按照大漢的成例,每年州府都會定時徵發一次大規模的徭役,不定期的也可能會有幾次,只是規模要小一些,徐州自然也不例外。
別的不說,就單說這郯縣幾經擴建的城池,若不徵發徭役,又該由何人修建?
而林朝此舉,便是將明年該乾的活,今年就讓這些百姓幹完。
如此一來,那些明年需要服徭役的百姓,就只需用低數目的錢糧來充作徭役,可謂是一舉兩得。
聽完這番話,田豐不禁對林朝刮目相看。
以前只知道林子初卑鄙無恥,倒是不知道他還有做奸商的資質!
林朝自然不明白田豐心中所想,繼續笑道:“此策,某將其稱之為以工代賑。”
“這法子倒是不錯。”
田豐思慮片刻後,立即看出了以工代賑的好處,當即連連點頭道。
林朝笑道:“元皓若是同意,稍時便通報內府,過兩日便由內府牽頭,宴請城中鉅富者商議此事。”
“好,某這便去與文若商議一番。”
田豐做事,向來雷厲風行,得到結果後就要離去,卻被林朝一把抓住了衣袖。
“莫急,某還有一事,想向元皓請教。”
“何事?”
“初入徐州時,某曾讓你監管屯田之事,如今數載過去,某想問屯田之成效如何。”
聞言,田豐愣了一愣。
雖然不明白林朝為何在這時詢問屯田成效,但田豐還是答道:“屯田之成效,倒是頗有佳績。如今州府近半數用度,屆時出自屯田之地的田租。”
“畝產五成之田租,百姓可有怨言?”
田豐搖了搖頭道:“如今屯田之地若無天災,畝產可達三石,即便州府徵收一石半,剩下的也足以供整戶家人餬口。再者,屯田者皆不用繳納算賦,到手的糧食全部都入了自己的口袋。所以百姓非但沒有怨言,反而對屯田之策交口稱讚。”
說到最後,田豐倒是有些慚愧。
當初林朝提出十稅五的時候,是他帶頭反對,如今看來,卻是自己目光短淺了。
聞言,林朝倒是鬆了口氣。
不反對便好,不反對就代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