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時的想法就是,這醜女人告訴我也就罷了,不告訴我的話,我非的天天跟在她身後纏死她不可。

原本,我是對這醜女人向我說出什麼有用的話,沒報多大希望。

可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當我再次追問過後,那醜女人意味深長的盯著我看了半天,猛然從嘴裡吐出一句話來。

“第一個發現這裡的是四爺......陳金亭。”

聽到醜女人回答之後,我不由一愣,這可是第一次從醜女人嘴裡聽到如此重要的資訊啊,竟然是一個人名!

“陳金亭......”

我在口中默唸了一遍這個人名。

這個名字很是熟悉啊......可謂是相當的熟悉。

然而,熟悉歸熟悉,但是我卻一時怎麼也想不起來這個人究竟是誰。

還有在我的印象中還真的不認識叫四爺的人......

看到我凝眉苦想的樣子,醜女人淡淡的又說了四個字。聽到那四字之後,頓時讓我如同是醍醐灌頂,愣在當

地得說不出話來。

醜女人所說的四個字是。

“陰山漢墓”…….

對於這四個字,學歷史的人恐怕是沒有不知道的,要想解釋清楚這個陰山漢墓的話,就先的從這個陰山說起。

陰山這個名字還是相當出名的,盛唐時期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就曾在他的七言絕句《出塞》中提到過。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詩中所提到的陰山就是醜女人剛才所說的那個陰山。

此山橫亙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東西綿延一千多公里,由斷續相連的大青山、烏拉山、色爾騰山、狼山所組成的。

而更為巧合的是,我的出生地就是在陰山的一脈——烏拉山。

在父親沒去小鎮蓋電廠前,我們一家就生活在那裡。

我老家的祖屋就在烏拉山的山腳下,我們住的那個地方名字叫做二師。

光從名字上就能看的出來,這也是個歷史遺留的產物。

這地方以前屬於一個建設兵團的駐地,我們那會兒住的房子都是當初建設兵團所蓋的營房。

兵團撤走之後,營房就分給了當地的百姓,然而當時駐地的名字——二師。

卻一直被保留沿用了下來。

小的時候,我都不用出院門,只要站在自家的院子裡,向房後一望。

就能看到房後的巍峨高聳的烏拉山,這烏拉山是座石頭山,山上生長的植被樹木很是稀少,其上生長的最多的植物,是一種野生的沙棗樹。

小的時候,我沒少和小夥伴們爬山去採摘沙棗。記得有次還差點從山上滾落下來。

烏拉山山勢陡峭,除了我們這些調皮搗蛋的孩子以外,平時很少有人向上攀爬。

我們生活的二師這個地方,雖說稱不上閉塞,但是平時也很少有人來。

然而,在我的記憶中,有一年的冬天的,一個颳著白毛風的下午,突然出現了很多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