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精深縝密 所謀無量(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連數日,易寒都沉醉在死道領域無法自拔,他不斷製造一個又一個詛咒,琢磨其中的規律和晦澀的奧秘,並漸漸總結出經驗。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詛咒具有反噬性,施加者與受詛咒者,都會遭遇同樣的力量。
第二,靈師無法憑空製造詛咒,都是將某一種力量透過靈道手段,轉化為詛咒。
第三,詛咒的性質和威力取決於詛咒之源的強弱,靈師的手段不取決定性作用。
以“沉默的懺悔”之詛咒為例子,由於詛咒之源是一個太古神靈的懺悔意志,這才決定了這個詛咒無比強大。
同時,若是易寒想要利用“沉默的懺悔”來施加給他人,除了直接搬雕像之外,別無他法,因為他的手段無法駕馭這個詛咒。
即使他依靠某種力量或手段,駕馭了“沉默的懺悔”,使受詛咒者變成雕像的同時,自己也會變成雕像。
這三個特點,可謂是把靈道第三境的性質完全悟透了。
效率如此之高,領悟如此之深,主要是他十五年戰場經驗,見識了太多太多奇葩而可怕的手段,建立了各道的基礎認知。
靈師,也就是施加詛咒者,與受詛咒者,最大的不透過,就是可以提前做準備,提前制約詛咒的等比反噬。
而這種反噬,即使準備得再充足,也會讓靈師產生變化,最終達到一個臨界點,成為靈道第四境,也就是——陰司。
完成了這一系列感悟之後,易寒確定自己已經進入了靈道第三境,也就是詛咒之境。
和武道不同的是,靈道的晉升與突破似乎沒有明顯的標誌,只要對奧秘產生了足夠的認知,並能靠自己的能力使用出來,就算是掌握了。
這看起來很簡單的邏輯關係,其實充滿了無限的危機。
比如昨日的易寒,若是提前沒有防備,那麼詛咒的反噬效果可能就會直接讓他失去理智,做出最痛悔的事情來。
怪不得許多傳說中,都提到某某靈師錯殺親人,痛不欲生。
這些很可能都是詛咒反噬造成的悲劇。
那麼易寒總算明白了修煉靈道的最關鍵之處——擁有足夠的知識和智慧。
如果沒有知識與智慧為根基,那這條路對於修者本身來說,可謂是每一處都足以致命。
想清楚這一切之後,易寒感悟頗多,終於走出了房間。
正是午時,天氣晴朗,陽光明媚。
院落已然修繕,幾棵桃樹移植而來,已然是授香結胎,含苞待放。
春天悄然而至,只可惜佳人已遠,去往北國。
神易玄宮的弟子們忙碌著自己的事,隔壁院落傳來吳荒修煉的怒吼聲,一切事物都在朝前發展。
北國風光,我易寒也早晚會領略。
他笑了起來,伸了個懶腰,卻又突然愣住。
他這才注意到桃樹旁的涼亭中,一個嫵媚女子獨坐托腮,似乎已經待了很久了。
易寒瞪大了眼,疑惑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燻颻笑意吟吟,眼中的媚意擋也擋不住,輕聲道:“陽光明媚,早春回暖,我出來散散心不是很正常嗎?”
易寒道:“沒有宮女侍衛陪同?”
燻颻點頭道:“當然有,侍衛是魏伯明的人,在外面候著呢,宮女是我的人,也在外面候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