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樂開寶馬車回到大灣村的時候,天色已經漆黑。

正是臘月天,戶外天氣寒冷,村民們多數都貓在自家的屋子裡,只有一些孩童耐不住對大年的期盼,吝嗇地拆開鞭炮,手握一炷香在自家院子裡一個個燃放,一會發出一聲炸響,偶爾也有零星的禮花升向天空,攪得村子裡一陣陣狗吠不止。

各家各戶從窗子裡透出些許的燈光,也有提前就在門前掛上大紅燈籠的,可是沒到年三十,都還只是個擺設。

只有小樂家不同,門口的大紅燈籠通亮,小樂開車經過,按了一下喇叭,爹媽出來,子兮下車向伯父伯母打招呼,一陣噓寒問暖,子兮才又上車直奔村東。

寶馬車還沒到子兮家,小樂就按起了汽車喇叭。遠遠就看見子兮的父母,還有來超市買東西的村民等在大門口。

子兮回家,家人自然高興萬分,又多出了小樂、丹丹和燕子,夥伴相聚,發小情深,更是其樂融融。

燕子出落得高挑俊俏,一副樸實無華的外表,透著小家碧玉的氣質,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小樂見到燕子自然格外親切,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他當年的夢中情人,只不過是一廂情願。如今見面,打過招呼,少不了又逗上幾句。

“怪不得人們都喜歡春天,因為春暖花開,春回燕來。”

燕子見到小樂,尤其是見到子兮更是有些拘謹。

“小樂哥就會取笑,也不怕你女朋友生氣。”

“我可不生氣。”丹丹回應道,“誰有你那般長相都會人見人愛的。”

燕子和丹丹沒用小樂介紹,一見面,說起話來,自然就熟絡了。

丹丹見到子兮哥已經自慚形穢,心裡知道他與自己沒戲,如今見到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燕子更有些自愧不如,算不上妒嫉,卻早沒了氣焰,索性做個乖乖女,與她無關的便不再言語。

子兮該另當別論,他展現的是他本來的紳士風度。他此時話不多,到很麻利勤快,招呼著小樂、丹丹和燕子,端茶倒水,削蘋果。

子兮沒忘問燕子:“燕子,牛叔和牛嬸都好吧?”

“還好,謝謝子兮哥關心。”

燕子只是略一抬頭,不敢正面看子兮,她心裡藏著喜娘為她向子兮提親的事,明知是家裡不自量力,她卻無可奈何,害得她如今見面,心裡陰影重重,羞愧難當,還不知該如何收場。

子兮還不知道這事兒,本想與這位年少時最心儀的物件聊上幾句,卻發現燕子有意無意地在躲避他的目光。他不知道是時間產生了距離,還是傳統道德里‘男女授受不親’搞的怪。

有燕子幫忙,子兮媽媽早已備好了一桌豐盛的酒席。

子兮的父親端了一壺酒進來,招呼大夥:“都入座吧,缺個李想,他要是再回來你們 四人邦就齊了。”

“沒關係,這幾天如果李想回來,我安排,再聚。”

小樂說著,剛要落座,忽然想起了什麼,站起身來說道:“先別急,我出去放一束禮花,慶祝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