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辰帶兵所加速行軍兩天後,斥候來報:“高順部正在最後一道防線拼死抵擋匈奴騎兵。匈奴騎兵用戰馬、士兵人海戰術,連破高順兩道埋伏,兵力折損在一萬五千人左右。”

高順率部的堅守,為秦辰所部贏得時間。“快,再快”秦辰聽聞後馬上下令。

半日後,已能看到先前廝殺的戰場。到處是死屍、死馬,支離破碎,慘不忍睹。按時間推算,再有半個時辰到達匈奴騎兵身後。“文遠,命將士們原地休息一刻,吃飽喝足,準備戰鬥。”秦辰命令道。

“是,主公”張遼說道。隨即下令休息。一刻鐘後,眾將士精神有所恢復,翻身上馬。

在距離匈奴騎兵兩裡地時,只聽廝殺、喊聲震天。張遼下令“變錐形陣,衝陣。”只見張遼一馬當先在最前方領隊,殺向匈奴後軍。

匈奴部休圖最先反應過來傳令:“後軍變前軍,一字陣進行防守。”雙方廝殺聲勢異常激烈。高順感覺到攻勢有所變動之後大喊:“我們援軍來了!全軍聽令一至三排以弓箭壓陣,其餘人隨我衝陣,殺!”叫喊聲中充滿了興奮和激動。“把弓箭給我射完,不用保留。”高順再次喊道。

高順所部隨即變陣,開始大規模射殺。後部的將士們也開始衝殺,在匈奴騎兵馬前,刺出無數長矛,只見一陣陣血花噴濺,騎兵接二連三刺翻倒地。雙面夾擊,在這樣的陣勢之下,匈奴的騎兵也不再橫衝直撞上去,紛紛邊戰邊退。

面對這樣的陣仗,休圖和須布都都在心頭升起了一陣無力感。張遼也在尋找著休圖或須布都,終於在又殺了十幾騎兵以後,看見休圖所在位置,便一馬飛奔過去,一路上斬殺三四名騎兵。休圖一看這陣勢,準備策馬逃跑,卻不料被後退的親兵堵住,這也算天意如此吧!便手持狼牙棒跟張遼單獨打鬥了起來,只見張遼刀光橫劈而來,休圖畢竟也算匈奴猛將,善騎射之術,竟一手踩著馬鬃,一手將狼牙棒臥地側翻到馬肚一側。只見寒光順著馬背而過,休圖躲過了這一記殺招。

在連續打鬥三十個回合後,張遼抓住休圖一破綻,反手一刀,將休圖斬去右臂,劈落下馬。

張遼親兵將休圖綁起來。而休圖這才反應過來,轉身望去自己所率騎兵死傷無數。說道:“傳令下去,放下兵器,下馬投降吧!”須布都坐在馬上,提著鐵鏈栓起的一對大鐵錘,瞪大眼睛望著休圖,喊道:“我須布都只有戰死,從來都不會投降”說完率部繼續廝殺。

而秦辰也高聲喊道:“一個不留,殺!”

無邊的恐懼籠罩著匈奴騎兵,整個陣型向四面潰散。“殺、殺、殺”只見張遼、高順所率部將都殺紅了眼,甚至是以傷換命。戰場搏殺最關鍵的就是氣勢,最忌諱膽怯,如果在搏殺時心生怯意,那麼你的死期就不遠了。這就是這幫匈奴騎兵最終的歸宿。

在一陣狂風暴雨般的廝殺之後,最後須布都在慌亂中,被高順一槍刺破胸膛,南匈奴的大部騎兵力量從此土崩瓦解了,最終以南匈奴全部被殺而落幕。

經過一下午的血戰,秦辰所率部損失也極為慘重,活著的將士都如同血池中泡出來一樣,長槍拄地,疲憊不堪,大多都帶傷。

此戰,秦辰所部雖然獲勝,包括秦辰在內所有將士都沒有絲毫欣喜的情緒,秦辰所率三萬將士,血戰硬撼匈奴鐵騎六萬,這片草地也被染成了紅色,數多年都沒有恢復原有的顏色。

功曹官也在統計著傷亡和軍功。“報大人,此戰共折損騎兵一萬一千五百六十七人,剩餘八千零七人。步卒折損八千四百三十人,剩餘一千五百七十人”

“啊!三萬多兵甲征戰回來的不足一萬。”秦辰仰天長嘯,發洩著心中的悲痛,活著的將士們也悲傷長嘆。

“報大人,軍功也有統計,此戰最多者高順,張遼都尉,高都尉共斬敵首級兩百七十七人,張都尉共斬敵首級九十人。斬敵首級超過三十人者六人,超過十人者五十五人。”行軍功曹上報著軍功情況。

“回到郡中,按功上報,封賞。”秦辰說道。

“將士們,用所有的敵軍頭顱在這戰場之地的地方,堆一座高塔,將休圖、須布都頭顱放在最上邊。”立碑命名“鎮奴塔”,碑後用敵將的鮮血書寫:“敢犯漢境者,雖遠必誅!殺,殺,殺,殺,殺,殺,殺,殺,殺”。這九個殺字一出,頓時將士們紅了眼睛,感覺到了漫天的殺意!

從這以後,這人頭塔的震懾力遠遠超出邊境陳兵的威懾力,直到後世百年,無有遊牧民族越過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