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張揚部順利進駐漁陽。而此時,公孫瓚卻帶領著身心疲憊計程車卒在趕往治所范陽的路上,後有追兵。公孫瓚也沒做停留,這一刻人困馬乏,關鍵還沒水。公孫瓚看著嘴唇乾裂計程車卒,大聲喊道“將士們,在堅持一陣,馬上到范陽了,進了范陽,有的是水,有的是吃的,一切都會有的。”

而此時的趙雲卻逐漸向南偏移而追。趙雲安排將士在馬背上吃口糧,不由得嘴角一揚:“不知道公孫伯圭,勞困到范陽城下,見范陽易主,會是怎的一番場景,想當初,投奔公孫瓚,想一番建功立業,哪知道此人雖有勇武,卻極為好戰,置治下百姓於不顧,窮兵黷武。非大丈夫所為。”

待得深夜,公孫瓚殘部到了范陽城下。待得殘部靠近城池,張揚便下令放箭。

如蝗蟲般的箭矢在不斷地剝奪著士卒的性命。戰馬長嘶,被亂箭射中的戰馬,發瘋的踩踏。給這支原本慘敗計程車卒更加沉重的打擊。公孫瓚此刻大喊:“快,向南撤退。”

一邊舞動長槍撥開飛來的箭矢,一邊向射程外奔跑。原本人困馬乏,反應遲鈍。張揚所部早早安排的過於仔細,萬餘騎,逃出射程外的不足三分之一。

公孫瓚從勢均力敵到潰不成軍,僅僅用了五六天時間便一敗塗地。

“秦辰,待我公孫伯圭捲土重來,定將你夷滅九族!”公孫瓚大聲喊道。

此時卻聽到一個聲音:“公孫瓚,恐怕你再沒有機會了!”畢竟遭受的打擊太過承重,公孫瓚所部甚至都沒有發現趙雲所在。

“趙雲,趙子龍?”公孫瓚還是一眼認出了趙雲的身份。

“你安敢如此?背信棄主的小人。”公孫瓚開口大罵。

“公孫瓚,何時我曾拜你為主?又曾何時你把吾當軍士看待?普通士卒在你面前只不過是替你鞍前馬後的炮灰罷了!你別貽笑天下。今我主公是當今天子封賜的北方公,幽州牧,自有讓民安居樂業之責。都是我大漢子民,不願多造殺戮,放下武器投降。若是你不服,我將給你水、糧,待你吃飽喝足,我跟你單獨比試。生死有命,不在傷及無辜的將士。”趙子龍霸氣的說道。

隨手便解下身上的水袋和乾糧扔給了公孫瓚。

公孫瓚轉頭望了望身旁的將士,隨即說道:“我敬你趙子龍是是個真英雄。半個時辰,我跟你比試。”隨即拿起水壺喝了幾口,便遞給了身邊的親兵。

半時辰左右,公孫瓚翻身上馬。“來吧,讓我見識一下你趙子龍的威風。”

而此時的趙雲也是,神情坦然,看來是剛才自己的話起了作用,還算公孫瓚有點良心。但主公說過,諸侯野心如虎,不可出籠,否則放虎歸山,必將生靈塗炭。

“趙雲不會再讓天下百姓受到欺辱的,公孫瓚來吧!”說罷便駕馬上前。

只見兩人打鬥了三十個回合,在眾人眼裡,高低立判。眼前這叫趙子龍的銀甲將軍,槍法精妙,銳不可當。而公孫瓚則以防守為主,大口喘氣。

兩人又鬥了十幾個回合,趙雲虛幻一槍,公孫瓚連忙防守。便見趙雲單手持槍劃了一個槍花。一槍刺在公孫瓚眉心。

“滴、滴、滴”血順著公孫瓚鼻樑躺了下來。而公孫瓚才倒下馬去。

“公孫瓚護衛何在?”趙雲大聲喊道。只見四五人,微微上前一步。

“是他救了你們的性命,屍體不可侮辱,抬回去厚葬。”趙雲說道。

只見三千多殘餘士卒對著趙雲跪下,齊聲喊道:“謝將軍。”

“回城”趙雲大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