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景山區,整合大廈,二十三層

隨著雙方談判代表達成協議,並完成股權收購意向書以及併購手續的移交後,盛唐集團成功結束了對樂江薯片廠的收購。

“陳董事,真沒想到這次企業出售談判進行得如此順利。”

有頭髮灰白的老人跟在一位西服筆挺,戴著無框眼鏡,眉眼陰鷙而凌厲的年輕男人身後,笑呵呵地開口。

可不是?

他們旗下一個因為經營不善快要倒閉的大型薯片加工廠,還在思考怎樣裁撤員工呢,盛唐集團二話不說直接用溢位市場價23%的現金連員工帶廠盤下來,一系列併購手續快的嚇人。

為此公司高層還專門開了一個會議,仔細分析下盛唐的戰略意圖,究竟是準備進軍食品製造及加工這類市場趨近飽和、盈利性不高的業務領域,還是因為這座薯片加工廠的地理位置特殊?

結果發現真沒什麼問題,除去他們還在景山區盤下一座汽水廠。

難道是想用互補商品捆綁銷售,搞個24h經營的零食加盟連鎖店模式出來?

可薯片這種批次加工的食品,其實口感都差不多。

所以薄利多銷的零食產品只有靠品牌口碑打價格戰,依靠規模經營不斷提高門檻,將其他想要進軍的企業打壓下去,才能做成寡頭壟斷。

像人們一提到汽水,率先想到的就是可口可樂和芬達,提到薯片,超市裡常見的就是樂事和可比克。

陳氏集團旗下經營這家薯片加工廠幾十年,也沒將樂江這個品牌的名號打出去,從這些大企業手裡分一杯羹。

生產的薯片也大多在首都圈內的大型超市貨架上才能見著,與樂事差不多的口感前提下,價格還要貴點,除了獵奇的客人們會買袋嚐鮮外,大多放在貨架角落裡吃灰。

不理解。

一併過來簽約的老人回頭看了眼會議室內盛唐集團派過來的代表,有人在收拾檔案,有人在淡定喝茶,好似一點都不擔憂該怎樣盤活這座薯片廠未來的出路。

“汪經理,你在集團投資併購部做了很久吧?”

不到三十歲的青年步履穩健,輕聲問。

“是,也快有四十年了。”

汪姓老者目露回憶,恭敬應道。

“沒有經歷過這種怪事?”青年嘴角掀起笑容。

“確實。”老人汗顏。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總聽說過。一個道理,有錢人抓錢的指縫裡漏一點,都夠底下人吃的盆滿缽滿。買豪車買別墅的富二代見多了,專門盤個薯片加工廠也沒什麼。眼界放開點。”

“可咱們這是員工將近千人的大廠。”

老人不免懷疑,樂江這個品牌成立時野心很大,面向的是全國零售商店。儘管直到現在還沒推廣出圈,但最開始籌備時光是置辦廠房和機器就花費將近一億。

就算有富二代再喜歡吃薯片,也沒必要盤這樣一個大廠專門為自己生產薯片吧?

“安啦,就算換算成美金人家也給的起。”

青年拍了拍他的肩膀,啞然失笑的同時,鏡面下眼神裡是不易察覺的豔羨和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