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最終幻想六部遊戲中,所使用的御用畫師是一個很有特點的人。

而到了第七部,並不是竹遊星刻意的不想再用人家的作品了。

只是最終幻想7本身就是為了更加貼近市場,為了讓玩家滿足而進行的一次變革。

最終幻想7的出現也奠定了最終幻想系列殺馬特的特點。

到了後來沒幾個炸毛的角色最終幻想有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但是不知道怎麼的,如果這件事放到其他的地區角色扮演遊戲中,就妥妥的十分違和,讓人沒有多少想要玩下去的慾望。

可是如果這個殺馬特形象是曰本製造的,那麼每一個人都會感覺十分的合理,並且還可以很快的就接受這個設定。

這一次,竹遊星將最終幻想7的人物立繪交給了完全由工業化體系培養出來的人才。

他們是最瞭解工業化製作流程的一群人,也是很早竹遊星就在堅持在做的事情。

透過強大的工業化流程,減少遊戲開發中不必要的環節。

而這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三個開發小組中御用畫師一共有六位左右,而輔助幫忙的畫師助手則超過三十名。

有這麼多人的協助下,原畫的製作並不困難。

而原畫安排結束後,便是關於音效與音樂的製作了。

首先必須要有的那必然是最終幻想標誌性的水晶序曲。

其次,這次竹遊星還要求要給每一個擁有一定位置的角色都配有獨立的樂曲。

像是前世的大反派薩菲羅斯就有他獨特的片翼天使配曲。

每當他登場的高潮環節時,配樂就會立刻換成這個音樂,然後給人一種十分明顯的張力感覺。

有時候音樂配得好,會給遊戲加分很多。

這和影視劇行業的音樂效果是一樣的。

而除了薩菲羅斯,其他的角色獨立作曲也一個都不能少。

主要角色愛麗絲、蒂法、克勞德、巴雷特、赤紅十三等等。

從前期角色到後期角色全部都要涵蓋在內。

這樣一來遊戲的整體氛圍也就更好一些,但壓在音效師和音樂師身上的任務就重了很多。

好在現在的音樂製作已經同樣形成流水線化,由已經擁有很大名氣的遊戲音樂製作師來帶隊,然後融入他們各自獨特的音樂風格,再給這個遊戲增加新的魅力。

這樣,音樂方面的問題就也可以暫時解決了。

這兩個都不需要竹遊星太花時間去監督,他只要把任務下達,員工們就會自己開動起來。

三個遊星開發小組的音效師、原畫師等等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就已經開始忙碌起來。

按照竹遊星預估的開發時間,這款遊戲想要發售至少得等個一年才行。

這還是建立在之前的大基礎框架已經搭建完成的前提下,如果之前都還沒有搭建遊戲的基礎框架,現在耗費的時間還得再增加半年。

其中原畫和音樂的製作大約是兩個月以內的時間。

這兩個都還不算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