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有一條規定了,兩國計程車兵如果跨越到他趙國的地盤上去,那麼他們就一定會就地格殺,這是絕對不容踐踏的一點。

更何況,她們甚至隱隱感覺,這一次燕國的行動,說不得就有趙人在背後參與。

雖然說拿不出相對的證據證明這一切,但是他們的直覺也是如此告訴他們的。

在得到了女將的命令之後,所有人開始快速的打掃起戰場來。

把能用的上的武器以及裝備全都在對方的身上扒了下來。

當然了,至於說那些馬匹嘛,此時此刻他們是無法進行使用的。

畢竟這些個馬匹跟他們的主人都是有著相對應的感情的。

如果這個時候貿然的去騎上它的話,說不得會適得其反,把他們掀翻在地,受傷也不一定。

也正是因為如此,短期之內,這些個馬匹是不能為己所用的。

既然如此,既然不能為其所用,那還不如直接殺掉的好。

畢竟如果真的跑回到遠對方的陣營當中去,那麼這些個馬匹很有可能繼續被對方使用。

這也就是變相的給自己這邊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如此一來,這些個人也沒有絲毫的手軟,那些個戰馬紛紛在一陣嘶鳴之中栽倒在地。

要說不心疼,那是假的。

在這個年代, 戰馬那可是相當寶貴的,一匹戰馬的價值比起現代來,絲毫不亞於一輛賓士、寶馬的價格。

而且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個東西幾乎可以說是有價無市。

尤其是在大佑國內,戰馬的稀有程度更為嚴重。

畢竟這三國當中,只有大佑國勢最弱的。

論起武力來,燕國為之第一,論起文學來,趙國第一。

只有他大佑國不上不下,無論是文武都不如那兩個國家。

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於戰馬來說,他們更是稀缺的很,毫不誇張的說,整個大佑國的騎兵數量也絕對不會超過1萬。

這和動輒就是10萬騎兵的燕國相比較的話,簡直就弱的掉渣呀。

即便是不比燕國的這10萬騎兵,趙國境內也同樣有著將近5萬騎兵。

當然了,雖然說騎兵的數量比不上那兩個國家,但是大佑國也有著自己的強處的,那就是他的步兵數量是十分龐大的。

說到這裡,就簡單的介紹一下三國的兵力分佈情況。

燕國的騎兵數量是10萬,步兵數量是15萬,他們的總兵力達到了將近50萬。

這可不是算錯了,雖然說10萬騎兵加15萬步兵的數量加在一起是25萬,但是他們相配套的民夫數量加在一起也是將近25萬。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的總兵力大概能稱上50萬左右。

當然了,如果單論作戰兵力的話,他們應該稱得上25萬大軍。

而在說趙國,5萬騎兵外加15萬步兵,單稱作戰兵力也能夠達到20萬。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