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套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法子早就想到了,以夷制夷就是這麼想的,可是對方腦子不正常怎麼辦?
朱翊鈞聽到眾臣的話,內心其實有主意。
那就是照打那土蠻。
至於俺答汗,大明的順義王,他領導的右翼韃靼諸部雖然越來越強盛,但是等他們黃教盛行之後,從此就走向了另外一邊的懸崖。
順義王死後,沒多少年,信奉黃教的右翼韃靼諸部自己把自己玩崩潰了。
想到此處,朱翊鈞不得不感嘆,天時真的太重要了。
就左翼土蠻諸部那幫競爭後的失敗者,內心也毫無韜晦,按照常理應該消亡才對。
應該是右翼韃靼統一草原才是正常的道理,可是命運卻開了玩笑,最後統一草原的反而是左翼韃靼。
右翼韃靼自從信了黃教,****就失去了天時,越來越衰弱,到萬曆三十年宗教首領進藏後,一下子就四分五裂了。
原來的一群雄獅,成為了綿羊,便宜了左翼韃靼,輕而易舉的打了回來,輕而易舉的統一了草原。
而愚者就是愚者,哪怕佔據瞭如此優勢,送上門的天時,讓他們沒有消耗多少力量就完成了草原統一。
按照常理,統一草原後,幾十萬騎兵,怎麼也得霸佔一方才是,可惜軟腳蝦還是軟腳蝦,最後便宜了後金。
天時啊。
朱翊鈞搖搖頭,這東西太恐怖了。
姑息左翼韃靼的策略是行不通的,對方從來就沒有想過聯合大明恢復實力,根本就沒有膽氣去和右翼韃靼爭奪回自己的地盤。
而姑息政策,讓對方真以為自己能從大明得到好處。
萬曆幾十年,對方和李成梁玩的一手好套路,年年你來我往,彷彿老友一般默契。
今年左翼韃靼佔了便宜,明年李成梁大捷,就這般玩了幾十年。
所以,只指望李成梁也不行
“還是要打。”
朱翊鈞發話了,有大臣反對,包括石茂華,凌雲翼都不贊成。
“不要大打,改小打,讓對方知難而退,對方敢伸出爪子就剁掉,三年下來,朕就不信他們有多力量損在大明。”
萬曆七年遼東大捷,萬曆八年遼鎮大捷,萬曆九年大捷,萬曆十年大捷,萬曆十一年大捷……
每次大捷的主角都是李成梁。
左翼韃靼才多少人?
李成梁沒玩套路,天理難容。
“選得力薊遼總督,專責薊州、保定、遼東軍務,鎮巡以下,悉聽節制。京營選兩衛精兵,由其直領。”
朱翊鈞說道。
遼東的事,李成梁搞不定,他就派人去搞定,不光如此,他還派兵過去。
他倒要看看,李成梁還能如何蹦。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