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寫信(第1/3頁)
章節報錯
張居正如今,大臣第一人,說一不二,無人可違揹他的意願,只有皇帝可以。
而皇帝已經半年沒有上朝,所有一應事務交給了張居正。
張居正提拔的人,朱翊鈞全部照準,可以說朝廷中不少大臣都是張居正提議的。
內閣呂調陽如此,連各部尚書大多都是。
不過可笑的是,就算這等局面,而願意替他衝鋒陷陣的人卻寥寥無幾。
典型就是吏部尚書張瀚,張居正說什麼,我就怎麼做,但是我不擔責任。
事情遇到什麼阻力,回頭就報給張居正。
結果就是,任何事情都需要張居正推著走。
權臣做到張居正這般,也是可憐。
張居正的權利,明朝文臣之最,可又是可憐的很,連嘉靖朝的嚴嵩都不如。
都說嚴嵩壞,是大奸臣,可是他手下卻有一幫衝鋒險種的人。
就連以後的九千歲。
一個大閹人,手底下也是打手無數。
為何?因為本質的區別是變法改革,不存在打一派拉一派之說。
只一個清繳歷年拖欠,要動大戶們的利益。
大戶們是誰?大戶們就是到大地主。
大地主就是官員,就是武將,就是讀書人,就是商人,就是閹人,就是勳貴藩王。
刑部推諉不過張居正的強勢,派人去查,查來查去只報上來一個人。
張居正也不細究,事情到了這一步,他也只能儘快撫平。
“生員汪時,鼓動縣民鬧事,按律處斬,刑部即刻收押此人,其餘聚眾者,敢行稱亂,皆捕拿發遣處置。
再有乘機罔利,散佈謠言者,各擬編遣行。”
在內閣發下公文,張居正壓下內心的不安。
這個生員就是個替死鬼。
死的冤枉。
他有何能力,能鼓動五縣鬧事?真有這般大的本事,也不會這麼輕易被推出來了。
最明顯的是,自己並沒有收到拖請,為此人求情的書信。
“唉。”
嘆了口氣。
其餘人再問,攤派之事怎麼辦?這才是鬧出事端的源頭。
“舊制不變。”
眾人愣住了,“那五縣怎麼可能同意,豈不是又要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