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李太后一早就醒了,或者說她一夜沒有睡著。

“皇帝醒了嗎?”

“回聖母,醒了。”

“去把他叫來。”

朱翊鈞也一夜未睡好,昨日跪了許久,身體本未痊癒,此時感到有些反覆,大腦昏沉。

連思路都無法細想,只感到頭疼。

宮中嬤嬤至,讓他去李太后處,他點點頭,一言不發。

“寫吧。”

李太后冷著臉,朱翊鈞望去案臺,上面紙筆已備好。

露出迷茫的眼神。

“娘替你想了個主意,寫罪己詔,獲得大臣們的原諒,以後在後宮好好讀書,國事還是交給大臣們吧。”

朱翊鈞不動。

這個還真不能寫。

正應了那句話,事情不做還好,做了就沾了因果,做好事還好說,你好我好大家好。

偏他做的都是些不好的事,讓人不滿的事。

先不論這兩年裡,他對皇族勳貴的苛待。

只說新政,他插手新政過多,寫了罪己詔,就是表明了態度,皇帝放棄了新政。

後果就是張居正危矣。

萬一自己失敗了,外朝還有張居正,頂多回到歷史上的老路子,但是要是張居正被自己影響。

他懷疑沒多少年,寫出“朕不是亡國之君”的就是自己了。

“你還執迷不悟。”

不能硬抗,朱翊鈞點點頭。

“都是孫大海,客用,孫秀這些人,亂了國法,兒子昨夜想透了,應該把這些人統統發去南京種菜。”

屬下不就是用來背鍋的嗎。

朱翊鈞想了想。

“本來兒子是喜歡讀書的,但是這些人卻用好玩的逗我,兒子經受不住誘惑,才惹了母后傷心。”

“只願你是真的明白才好。”

“母親的主意,正合我意,但是現在應該先把這些罪魁禍首法辦,不然豈不是罪責全落到了兒子身上?”

李太后又不是真要壞了自己兒子名聲,聽到這番話,被小皇帝說動。

“廣東兵事乃國家大事,這些人都去了監軍,如今兒子醒悟,這些人都是奸邪小人,豈不是會害了大軍?

母親趕緊去派人,把這些人抓回來才是。”

這句話讓李太后不再猶豫,連忙命人去司禮監,把這幾人趕緊抓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