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忠君(第2/3頁)
章節報錯
“各地調動不是旦夕可至,實乃運轉之艱,非人懈怠。”
“到底是不是呂先生所說的原因,朕自會查明。廣東勝果得之不易,如因此反覆,諸卿之罪也!”
不等眾人答話,朱翊鈞知道此事不是現在能解決的,問起另外一件事。
“劉臺此人彈劾自己的老師,這是個什麼說法?”
“此人言有其物,可先派人查實。”
“國家朝事尚未盡康,海內黎元尚未鹹若。”朱翊鈞冷哼一聲,又道。
“他此時彈劾元輔,元輔被迫遞交辭呈,到底是因為遼東舊事以洩心中不豫,還是真一心為公,朕可辨不得人心。”
張四維上前,“還是請張公回閣才是。”
“張學士可是打的一手好辯護,欺朕年少不成?”
張四維連忙跪下,眾人皆不敢再維護。
“劉臺此人,彈劾老師,國朝兩百餘年未有之,師即如父,此人無父,何談忠君之道也?”
“傳旨。”
身旁太監立刻拿起筆。
“此人讒邪陰計豈能上幹天道,朕亦知其心意,實乃以攻奸新政邀名,可惡至極,欺君罔上,罪無可赦。”
聽到皇上對此人定的罪名,眾人紛紛不再沉默。
“言臣奏事,陛下往往處罪極重,從此以往,言官皆不敢言事,恐動搖社稷之根本。”
“朕的眼中,新政乃是社稷之根本,諸卿及時醒悟才好。”
不準備經刑部,也知道通不過,直接回頭對太監繼續命道。
“著錦衣衛緝拿此人,下入詔獄。”
然後再說,“請先生來此。”
眾人被晾在此處,朱翊鈞也不理諸人的尷尬,重新翻閱起奏疏。
豈能如此辱人,有大臣不滿,正要發怒,朱翊鈞突然說話。
“慈聖皇太后寢宮,慈寧宮久未修葺,如今多處破敗,幸虧諸卿跟朕留了些許銀子,讓朕能為母后修理寢宮。”
諸臣立刻沉默下來。
“著工部即刻計量。”
此時,太監返,回道,“張先生稱病,無法行,祈望陛下恕罪。”
朱翊鈞聽到後,知道這一次,張居正是真的心生退意,自己逼之過甚了。
他也不想如此,但是他知道張居正的身體。
張居正死後,他找不到有誰能扛起新政大旗。
歷史上新政的失敗,有萬曆的原因,但是他本意是沒有要否決新政的。
而新政垮臺之迅速,不得不說也有後繼者不夠堅持的原因,無法頂住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