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退。

大明還能退嗎?

大明朝已經無退路矣。

如此逼迫自己的老師,實在是……。

聽到父親的話,張敬修並不同意。

大明是有問題。

但是哪一朝又沒有問題?何至於杞人憂天。

韃子差點破了北京,京郊農民造反天下驚,四川湖廣流民造反眾百萬……

不說嘉靖,就是前朝隆慶朝,哪一年停了戰事?

張敬修覺得父親有點過猶不及。

國家本來就不是輕易治理的。

萬里疆土,億兆子民結為一體,維護安穩已是竭盡全力,如今反要大動干戈破壞穩定。

再有事,如何有力氣去平息,恐終成大禍。

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能理解自己,張居正鬱悶的回了書房,久久不出來。

乾清宮。

朱翊鈞看到內閣轉來的奏疏,全是請自己批覆的。

關於罷免張居正。

一本一本批覆不同意,並會新增一句,先生乃父皇顧命,朕信之。

同時也嘆了口氣。

張居正久久不動手,這是還指望著自己啊。

朱翊鈞可以把刀把子遞給張居正,但是他絕不會讓自己成為動手的那個人。

歷朝歷代,以史為鑑,動手的人都沒有好下朝。

他不是朱元璋。

軍隊都是他建立的,他會懼怕誰?不服就碾壓之。

自己可沒他的威望。

如今形勢變了。

因為自己的親政,張居正不敢做獨相。

做獨相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這個人盡皆知的道理,張居正如何不懂。

歷史上他選擇瞭如此。

因為皇帝小,不懂朝事盡託付與他,他沒有其他的選擇,為了改革只能自己迎頭而上。

如今他有了選擇。

但是朱翊鈞沒有選擇。

他不光要支援張居正以後的一條鞭法,還打算實打實的清查全國田畝,攤丁入畝,甚至調動九邊將門,清理全國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