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楊元(第1/3頁)
章節報錯
投機取巧乃是人之常情,人性也。
“皇上讓奴婢問梁公公,還記的兩年前的冬至那天,皇爺在文華殿讀的什麼書?”
兩年前的事,這還有誰能記得住?
梁大忠回想片刻,點了點頭,“你回去後,不要驚動別人,讓皇爺知道咱懂了。”
小黃門滿臉不可思議。
“你幫我去慈寧宮傳個話。”
“給皇爺?”
梁大忠搖搖頭。
忙忙碌碌好幾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雖然已能起身,但是朱翊鈞被生母禁了足,不讓他回乾清宮,更不讓他接觸朝事。
司禮監太監來,李太后都不讓打擾皇帝,擔憂皇帝還未大好,又舊病復發。
連慈寧宮的太監們,都上前勸慰。
“皇爺聖躬未愈,尚須調攝,如何能辜負聖母慈愛之心。”眾太監竭誠懇請,呼籲甚切。
朱翊鈞點點頭,既然多說無用,也無需多言,慈寧宮畢竟不是乾清宮。
在慈寧宮,聖母的旨意最大。
朱翊鈞在這裡缺乏安全感,明知無事,但是內心總是不安,揮之不去。
而母親是個喜歡管教的。
朱翊鈞知道自己不應該多穿衣,適度就好,但是卻偏偏被穿了好些衣服,對病情反而不好。
以往接觸少,矛盾也少,如今每日在一起,又回到了當年。
李太后看了冊子,滿意的點點頭,讓太監按冊上登記的珠寶珊瑚金銀送去李府。
回頭看到兒子不以為意,說教。
“你祖父俸祿少,還被你降了爵位,一大家子如何夠生活?”
“母親說的是。”
皇上不辯駁,李太后更生氣了。
她怎麼會不瞭解自己兒子的倔強,根本無法正常的溝通。
“難道你內心還在埋怨你祖父攬納公家物品謀利嗎?”
這話朱翊鈞無法接了。
李太后又說。
“你祖父解釋了,家中開銷大,實在是週轉不開,才一時糊塗,都是被太監矇蔽。
我們才是一家人,你怎麼能因為這點小事就心生芥蒂呢?”
“是兒子糊塗了。”
“你生病那幾日,你祖父舅舅都著急,經常使人詢問,關心你的病情,而大臣們卻不知體恤,非要拿朝事問你。
難道你幾日不理事,天下就耽誤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