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觸景(第1/3頁)
章節報錯
立國兩百年,觀遍歷史,有人云,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國事艱難,實乃搖搖欲墜,只不過大明地大物博,子民億兆,猶如大樹傾塌前,雖晃卻不倒。
今歲,徵收各地實物,發往各部各地,入不敷出,此先不論。
戶部所入庫銀不過三百五十餘萬兩,因為廣東戰事,今年需要出七百餘萬兩,少銀三百五十餘萬兩。
國家無從措處,派無可派。
朱翊鈞十年磨劍,登基三年嘔心瀝血,劈荊斬棘改動內廷,小心翼翼維護外朝。
絞盡心力,苦慮萬思。
內庫補貼國庫五百萬兩,歷朝歷代都是內庫找國庫要銀,何人能比他內庫補國庫。
餘一千萬兩,為後續改革,防備兵事,留有準備。
本想翻天覆地,大改輪廓。
這件他不知道的史事,現在二十萬大軍受挫,損失慘重,他也派無可派。
更連輔以依靠的兵部尚書譚綸撒手而寰,換了誰又能比得上譚綸知道全國兵事形勢呢,誰又能懂國家該如何排程。
沒有久居此位者,無人能擔。
戚繼光馬芳也不行。
朱翊鈞向來以史為鑑,不管各地如何奏報艱難,國庫如何空虛,看上去搖搖欲墜,他內心始終都以為無危矣。
如今後知後覺,仿若打破了他的保護罩,諸多惡事,如今感到天塌了一般絕望。
祭祀大典之所以不讓朱翊鈞親去,讓國公代替,就是因為禮儀繁瑣,時長風大,事務繁重。
朱翊鈞吹了風,回來後又馬不停蹄操心京城事端,想盡辦法平息,穩住張居正的新政,好些時日不成休養。
“吾應幼矣。”
留下一句眾人不懂的話,朱翊鈞緊閉雙眼。
“皇爺!”
眾太監大亂。
李現眼敏手快,一躍而過御臺,率先搶住朱翊鈞。
“叫太醫。”
嘶吼一聲,驚醒了手足無措的太監們,一連跑出去多人。
外面侍衛被驚動,祖承訓大著膽子入內,見狀拔腿就跑。
太監跑的慢,很快就被祖承訓甩開。
皇城重地,此人亂跑,有太監上前呵斥阻攔。
“滾開。”
祖承訓沒有時間解釋,揮刀半空亂砍,嚇得眾人躲開,連忙去喊侍衛和幼軍。
李太后今日修佛唸經,為亡夫禱告。
兒子女兒都在身邊,七歲的朱翊鏐正是調皮的年齡,作為么兒,四歲時就沒了父親,令人心疼,所以李太后極為寵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