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社會亂局,對溫意的影響並不算大,準確的說,是利大於弊,畢竟現在申屠神因為公務已經徹夜不歸了。

雖然需要定時定點彙報自己的行蹤,但見不到人,總歸是開心的。

由此,溫意開始專心忙自己的批發任務。

連續三天,溫意都在a市的幾個大型批發市場轉到很晚。

她考察了食品批發、乾貨批發、服裝批發、小百貨批發等多個專案,發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價格並沒有十分公開透明,監管也不太行。

溫意在街頭問了一套秋裝的價格,又到街尾問了同樣的一套秋裝的價格,二者報出的價格相差幾十塊。

別小看幾十塊,批發一百件,那就是近萬塊的損失。

不僅這個問題,運送速度也很慢。

很多批發商都有固定的客戶群,這些老闆明確表示,只能送完他們的老客戶的,才能忙新客戶的,都有優先排名的。

這些問題到還不算太大,多花點時間也能搞定。

主要許多批發商的產品比較單一,生鮮乾貨只買這一項,因此,他們的收入渠道也變得單一。碰到旺季,他們一個月的收入能抵得上好幾個月,如果是淡季,基本門可羅雀。

而一旦進入淡季,除非是大訂單,商家才會配送,像溫意這種只做一個月的庫存的,沒有哪個商家願意把貨運送過來。

所以,溫意一連逛了三天,一開始,各家鋪子的老闆都還對溫意挺熱情,可一聽說她可能暫時只做一個月,紛紛都不願意理她了。

連貨源都沒有,還玩個屁啊!

溫意也有想過,租個門店,把批發來的東西一股腦全塞進門店裡,做成一個雜貨超市。

可轉念一想,這絕對不行。

雜貨超市,要麼品種齊全,要麼價格足夠便宜,要麼質量非常好。

可她哪條也不佔優勢。

而且,a市寸土寸金,最後賣出去的東西的利潤,還沒房租高呢,那就讓人笑話了。

溫意深思熟慮之後,還是覺得拋棄租門面這種做法比較好。

最不需要花成本的方式,就是擺地攤。

溫意有原身的記憶,原身之前的打工劇情就包括擺地攤貼補家用,而地攤地點也距離清遠不遠,僅隔兩條街,名叫腐爛街,也是a市的貧民窟。

也沒有人專門規定那裡是貧民窟,主要被這座城市拋棄的一部分人都居住在那裡而已,而類似這樣的地方在a市還有很多,比如溫意曾經住過的城中村,那也是標準的貧民窟。

富人是不會買地攤的,她的目標群體只能是窮人,好在這部分群體數量相當可觀。

摸排了三天,溫意跟汪福年借了3000塊錢,批發了60件漂亮的秋裝。

值得一提的是,一開始批發商並不願意把衣服賣給她,畢竟只有60件,工廠趕貨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也不止這麼多錢。

奈何溫意會畫大餅,不斷地讓批發商放長線釣大魚,不斷地用市場下沉、智慧零售、未來流量變現等詞彙進行耳膜轟炸,聽得老闆娘一愣一愣的。

人一糊塗,耳根子就軟,於是,溫意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說服了批發商,拿了60件服裝。

衣服送貨上門後,溫意沒有急著賣,而是利用她對時尚的領悟,進行風格混搭適配。

她還額外拉了電源,在自己攤子周圍打了一圈燈光,製造一種如夢似幻的視覺效果。

果不其然,夜裡來逛腐爛街的年輕人,幾乎都會在她的攤子前駐足停留。

但這樣的好運氣並沒有持續到凌晨。

夜晚,腐爛街很熱鬧,不像500米外橫亙著的鐵蒺藜後方的高檔酒吧,滿是動感音樂與燈紅酒綠,這裡,多少帶著些人間清醒與小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