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聽見皇帝老爹的話語,連忙拿起桌案上空白的帛書,拿起筆就等待的皇帝老爹的下文。

“朕聞上古君,帝入大學,承師問道,朕今設五經博士,博士弟子者五十,立太學,掌育人之則。”

聽著皇帝老爹的話,劉據下筆如有神,篆體字在這個時代是官方字型,漢承秦制,政哥一統天下之後,書同文、車同軌,以大篆籀文基礎上改革,小篆出世,到了西漢末期,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這是篆書的一大特點,就好像帛書上的這不是字型,而是一個個九天仙女,賽歌賽舞。

劉據有時候覺得這趟穿越真的是沒有白來,吹吹帛書上的字跡,使其加速風乾,心中難免有些得意。這手書法,後世王羲之什麼的都要靠邊站,比之後世自己鬼畫符的字可好了千倍萬倍。

如果能來回穿就好了,分分鐘成為國學大師、古董大師,發財了……

“不錯,有長進!”劉徹接過兒子手中的帛書,點點頭,一副似笑非笑模樣;“朕覺得給你找太子太傅有點多餘了!”

“…”

劉據聽見皇帝老爹的讚賞之語,心中有些得意,剛想得瑟兩句,可聽見後半句之後,話到嘴邊,愣是說不出來,難道讓他說這本來就是多餘嗎?

忤逆君父,他是不敢的,大漢以孝治國,孝字看的尤為重要,更何況他是一國之皇太子,更要以身作則。

而且他知道,這是父親跟他在打趣,太子太傅不止要教自己學問,更要教仁義禮智信。

“父親,太學的建址選好了嗎?”劉據沒有在這個話題上逗留,坐在劉徹的右側,說道。

“唔~”劉徹沉思了一會,點了點頭又道;“可以在聚賢館基礎上進行修建,擴大一番則可。”

劉據點點頭剛想說話,就聽見春陀的話語傳了進來,說是母親請他們爺倆過去,父子二人對視一眼,相繼一笑,說著說著把這事還給忘了。

“行了,你先過去吧!朕這裡在處理一下!”劉徹擺擺手,示意劉據道。

“兒告退!”

今天的家宴,是他三弟劉閎,也就是後世所說的齊王劉閎的生辰宴,皇室子弟。年齡到四歲就會辦,而這場生辰宴,其寓意就是說過了這個年齡,夭折的機率就會大大減少,再過個一二年就可以封王。

劉據對於這四個弟弟還是很好的,小時候整天纏著自己給他們講故事。不過人都會長大的,漸漸的這幾個小屁孩心中都有一點小心思了。

人小鬼大,接觸的事物比較多,再加上有心人的教導,心性也漸漸成熟起來。

劉據對此也沒有在意,自己佔嫡佔長,佔盡大義,只要自己不死,他們全都沒有機會,有點心思能怎麼?自己都能容下那個蘇文,哪能容不下他們。

話說回來,有心思就有心思,可他們真要是想造反,劉據還真不介意親手送送他們。

他歷史中不瞭解這幾人,對於皇帝老爹的兒子,他了解的就是昌邑王劉髆,那也是因為他兒子的原因劉據才知道的,大名鼎鼎的昌邑王劉賀,就是被霍光廢掉的那個皇帝,就是劉髆兒子,還有兩個就是他自己和那個劉弗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