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葛策當然也想戰,最想一戰的其實就是他,他巴不得能一戰定勝負,把蒙驁這個徹底的趕出韓地。
但此時的諸葛策,卻未為諸將的怒火所感染,同樣興奮的他,卻依舊保持著幾分冷靜。
倘若撤兵是天澤之流,諸葛策必會毫不猶豫的去追擊,但現在的對手卻是蒙驁這個老奸巨滑的將軍。
對付這樣的敵人,絕不可輕易以常理來推斷。
“龍將軍,如今蒙驁終於退兵北去,你們認為寡人該不該趁勢追擊。”諸葛策將目光轉向了他麾下的將領。
龍嘯天微一沉吟,捋須道:“追自然是要追的,不然我大軍坐守關城,又如何能趁勢攻取漢中,不過,這追擊也要分窮追和穩追。”
窮追和穩追?
倒是有意思。
諸葛策微微頭,示意龍嘯天繼續。
“蒙驁熟知兵法,所以蒙驁理應很清楚,倉皇撤兵,若為我軍趁勢追擊,他就會有全軍潰崩的危險,既是如此,蒙驁怎還會選擇倉皇北撤呢?”龍嘯天充滿了質疑。
諸葛策微微頭,顯然龍嘯天所言,與他的推測頗為吻合。
“所以臣以為,蒙驁所謂的倉皇撤兵,多半是誘敵之計,我軍倘若一味的窮追,必會中了其計。”龍嘯天斬釘截鐵的下了定論。
諸葛策頭道:“龍將軍所言,甚合寡人意,那既不窮追,又當怎麼個穩追法?”
“穩追就簡單了。”龍嘯天捋須笑道:“蒙驁撤兵三十里,咱們就跟進二十里,尾隨其後,卻又不跟他接戰,步步為營,一的向平陽關逼近。
如此,我們則既不必擔心中了蒙驁誘敵之計,大軍又可順勢向前推進,將主動權牢牢的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龍嘯天洋洋灑灑的,道出了他所謂的穩追之計。
諸葛策沉吟片刻,欣然的開口道:“好,就照龍將軍的辦,咱們步步為營,徐徐北上,一路慢慢的送別蒙大將軍。”
計議已定,六萬大軍悉數出關,沿著上黨郡尾隨秦軍北上。
而北去的秦軍,並沒有一路望風而退,而是保持著日行五十里的速度,徐徐望北而退。
但沿途所見,卻皆是秦軍丟棄下來的旗鼓與衣甲,給人一種丟盔棄甲,狼狽而逃的映象。
而計秦營中留下的軍灶,數量也在日減,種種跡象都表明,秦軍已是軍心大亂,士卒正瘋狂的逃亡。
諸葛策不得不承認,蒙驁的功夫已經做的很足,換作是任何智謀不足,或是紙上談兵的人來統軍,這個時候恐怕早就按捺不住取勝的衝動,一鼓作風狂追蒙驁去了。
只可惜,蒙驁的對手是諸葛策。
早已料到蒙驁是誘敵之計的諸葛策,任你蒙驁怎麼演戲,反正就是打定心思不窮追,只尾隨在你後面步步為營,看你能退到什麼時候。
放棄了繩池,再放棄了武遂,連退兩百里的蒙驁,費盡了心機,卻終還是沒有誘使諸葛策上鉤。
此時的蒙驁心中明白,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計策失敗的蒙驁,只能停止了退軍,下令就地安營,停止再向平陽關退卻。
因為他的大軍一旦退入平陽關,就等於承認之前的戰略失敗,從戰略進攻,轉為了戰略防禦。
那個時候,士氣必然震動,他就將這場戰爭的主動權,拱手的讓給諸葛策。
蒙驁停止了退卻,諸葛策也停止了追擊,遂於西漢水河畔下寨,與秦營相隔十五里,形成了南是對峙之勢。
這也就意味著,從繩池城到橋頭,從橋頭到,再從武遂到地盤,已暫時納入了漢國的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