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閃不避的尼克,無疑是最好的靶子。

一個使徒機器人抓住了尼克的腳踝,使徒機器人抓住了尼克的手腕,普通身形的尼克在使徒機器人的手裡,就彷彿一隻被抓住的小貓。

這已經體現出了尼克和使徒機器人力量上的絕對差距。

巨力開始撕扯,它們想將尼克五馬分屍。

暴走轉態下的尼克發出劇烈的嘶吼,青筋暴起,肌肉鼓脹,他瘋狂的掙扎著想要擺脫使徒機器人的束縛。

但他的力量終究無法和使徒機器人的力量相提並論,暴怒的掙扎在使徒機器人絕對的力量面前只是蚍蜉撼樹,絲毫掀不起半點浪花。

如果力量上無法擊敗敵人,那就只能歸咎於身體的構造並不完美。

肌肉在咆哮,細胞在燃燒!

停滯不前的進化再一次啟動。

【昆蟲序列——螞蟻形態】

身體裡一部分細胞形態開始進行轉換,最終變成名為“三磷酸腺苷”的物質。

這是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細胞中,它能與遊離磷酸基團的相互轉化實現貯能和放能,從而保證了細胞各項生命活動的能量供應。

只要肌肉在活動時產生一點酸性的物質,就能引起這種化合物的劇烈變化,這種變化能使肌肉蛋白的長形分子在剎那間收縮起來,從而產生巨大的力量。

螞蟻能夠舉起自身超過50倍的重物,依靠的就是這種化學物質。

使徒機器人在尼克的掙扎下開始劇烈搖晃,內部晶片預判目標所爆發出的力量已經遠遠超過使徒機器人供能系統所能輸出的極限。

寫在邏輯底層的指令開始執行。

使徒機器人放開了尼克的手腳,轉而僅僅貼合在一起,利用身上厚實的金屬鎧甲,人為製造出了一個狹小的金屬監獄,將尼克囚禁其中。

供能模組開始超負荷過載。

透過引爆內部的供能系統,使其變成一個巨大的炸彈,帶走敵人。

這是使徒機器人最後的殺招。

由於爆炸的強度和空間大小有著直接的關係,空間越大,越難達到爆炸的極限,所以使徒機器人的智慧系統,選擇短暫的束縛住尼克,再引爆自己,達到同歸於盡的最終目的。

使徒機器人的內部供能系統使用的是固態鈉金屬電池,長時間過載之後,固態鈉金屬點數就會發生爆炸,根據電池體積的大小,所造成的爆炸幾乎可以等同與相同體積的TNT炸藥。

而按照這兩尊使徒機器人高達三米的體積來看,爆炸產生的破壞力別說是消滅尼克了,就算是按照特殊軍事標準嚴格建造的實驗基地,都會在這產爆炸中遭到不可修復的破壞。

然而可怕的爆炸並沒有迎來,反倒是想要自爆的使徒機器人像是被按下了停止按鈕,宛若石雕一樣一動不動。

它們的電量已經消耗完了。

在實驗基地自動待機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雖然使徒機器人一直都處於低能源消耗,但節流始終不如開源。

使徒機器人內部的能源早就已經消耗殆盡,畢竟在最初的設計以及相關測試中,使徒機器人的待機功能最多隻是連續應對幾次戰鬥,而不是連續三十年待機這樣的測試。

再加上剛剛和異種激烈的戰鬥,與尼克的戰鬥終究還是耗盡了使徒機器人內部固態金屬鈉電池所儲存的能源。

……